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pdf
岩土工程界第9卷增刊
o…●…一●…o-.-…一o‘…-。。…。。…●……-o…●●o……
…………--.一……●………‘一一……●●一●o………o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
方小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岩溶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是工程师们常感困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3万m2,柱最大轴力约
?
惑的难题。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有机会接触不少此2000t。
类问题,有成功的心得,也有对失败的思考。本文拟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冲洪积软可塑粉质粘土,粘
通过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的简要介绍分土8—20m,其中卵石层平均厚3~4m,下部基岩为
析,来探讨岩溶地区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灰岩,灰色,岩质坚硬,岩溶发育。钻孔见洞率约
28%,溶洞深0.5—3m不等。
1问题的提出
基础型式:采用冲孔桩,桩径为.{,100、耷1000、
实例l广州市景泰坑某住宅小区+1200,C30水下混凝土,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分别
工程概况:建筑物九层,局部十层,首层层高
果良好。
5.6m,其余2.8m,总建筑面积6.5万m2,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实例4花县某宿舍楼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人工填土,耕植层厚0.8—
工程概况: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
2m,坡洪积层(粘土及粉质粘土)厚4—8m,标贯数
3.2m,建筑面积每幢约3000m2。
3—10击;残积层(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厚3—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杂填土1—3m,砂层(细、
12m,标贯数5一15.5击。下伏基岩为石炭系壶天
中、粗砂)约2—7m,粉质粘土厚薄悬殊,从不到lra
群灰岩,灰色、深灰色,岩质坚硬,岩石上部裂隙发
到15.6m,溶洞非常发育,洞中半填充或无填充,灰
育,有三个钻孔发现溶洞,洞深分别为0.2m、1.3m、
岩面标高变化较大,从地面以下8m到21m。附近
1.55m,有填充物。场地内,发现钻孔8、9、12、13、14
有采石场,长期抽水,地下水位变化频繁。
一带灰岩顶面标高特别低,与周围钻孔的灰岩顶板
基础型式:天然地基上条形基础,基底置于砂层
标高相差3一lOm不等,该地段区域存在·个以8、
上,建成后发现基础不均下沉,周围室外地坪地面塌
13为中心的溶蚀漏斗。
陷,需加固处理。
基础型式: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条形基础,基底置
于坡洪积粉质粘土层上,设计估算最大沉降6~实例5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污水池
7era,竣工验收时实测5.7cm。建成后效果良好。工程概况:钢筋混凝土方形污水池,池深4m,池
实例2肇庆市某办公楼内设钢筋混凝土柱支承池顶盖。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冲洪积砂层、粉质粘土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