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ppt
五、临床分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3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临床分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3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临床分期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第3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EV71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第33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第34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第35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第36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处置流程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第37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处置流程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第38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治疗要点EV71感染重症病例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采取相应救治措施。第39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治疗要点第1期:无须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诊。第40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治疗要点第2期: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适当控制液体入量。对持续高热、有脊髓受累表现或病情进展较快的病例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皮肤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尤其是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第41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治疗要点第3期:应收入ICU治疗。在第2期治疗基础上,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性,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米力农、酚妥拉明等。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第42页,共7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八、治疗要点第4期:在第3期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肺水肿和肺出血病例,应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