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核心理论与临床实践.pptx
外科护理核心理论与临床实践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创伤护理核心技术
03
术后感染防控策略
04
外科急症应对流程
05
患者康复护理要点
06
教学演示工具运用
01
外科护理基础理论
01
外科护理基础理论
PART
外科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以外科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的学科。
外科护理定义
外科护理涉及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外科重症监护、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多个方面。
外科护理范畴
学科定义与范畴
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概念
无菌操作是指在手术和其他医疗活动中,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传播至其他患者的措施。
01
无菌技术
包括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无菌单等步骤,以确保手术部位和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
02
无菌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定期检查并更换,使用时应遵循无菌原则。
03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包括患者心理准备、胃肠道准备、营养状况改善、皮肤准备等,以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保持手术器械和物品的传递无菌、及时、准确,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2
3
02
创伤护理核心技术
PART
伤口评估分级标准
伤口类型
包括清洁伤口、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
01
伤口大小
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02
伤口边缘
评估伤口边缘是否整齐,有无挫伤或撕裂。
03
伤口基底
观察伤口基底的颜色和渗出情况,评估组织损伤程度。
04
清创缝合技术规范
清洗伤口
伤口消毒
麻醉处理
缝合技巧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保缝合时患者无痛。
使用合适的缝合材料和技术进行缝合,注意张力分布和伤口对齐。
引流管的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和引流需要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01
引流管的放置
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打折或扭曲。
02
引流物的观察
定期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03
引流管的拔除
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和引流物的变化,适时拔除引流管。
04
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03
术后感染防控策略
PART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原则
术前用药
在手术开始前,按照医嘱给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以杀死或抑制手术过程中可能感染的细菌。
02
04
03
01
用药时机
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抗生素,使药物在手术过程中达到血药浓度高峰。
抗生素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患者身体情况和医院细菌耐药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用药剂量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手卫生执行标准
洗手时机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等,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洗手方法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指甲缝、指尖等易忽略部位。
消毒双手
在特定情况下,如接触传染病患者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使用消毒液进行双手消毒。
手卫生设施
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液、干燥设备等。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废物分类
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等,进行分类收集。
01
废物收集
使用专用包装袋或容器进行收集,确保废物不泄漏、不扩散,并标明废物种类和收集时间。
02
废物暂存
将收集的医疗废物暂存于指定地点,等待专门机构进行转运和处理,暂存期间要保持废物储存容器的密闭性。
03
废物处置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焚烧、填埋、化学消毒等无害化处置,确保废物不污染环境、不传播疾病。
04
04
外科急症应对流程
PART
急性出血处理步骤
6px
6px
6px
使用无菌敷料或绷带加压包扎伤口,抬高受伤部位,减少出血。
迅速控制出血
给予患者止痛药,减轻疼痛和焦虑。
疼痛管理
检查伤口大小、深度、出血量和伤口周围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手术。
评估伤情
01
03
02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防止感染
04
休克早期识别方法
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
皮肤变化
尿量减少
持续监测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应引起警惕。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或出现心律失常。
皮肤苍白、湿冷、出现花斑或发绀。
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或尿液变得浓稠、深色。
胸外按压
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人工呼吸
对于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的患者,应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除颤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