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中的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题库.docx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
PAGE
①
姓名所在地区
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
密封线
注意事项
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作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
a.小麦锈病
b.棉花枯萎病
c.玉米纹枯病
d.水稻稻瘟病
答案:a.小麦锈病
解题思路:小麦锈病是由真菌界中的锈菌引起的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其他选项中,棉花枯萎病、玉米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也都由真菌引起,但根据题意选择最具体的。
2.轮作制度对病虫害防治有什么作用?
a.减少病虫害发生
b.提高作物产量
c.降低肥料投入
d.增加土地肥力
答案:a.减少病虫害发生
解题思路:轮作制度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可以有效减少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发生同种病虫害的机会,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下列哪种害虫是害食性害虫?
a.豚鼠
b.茶树害螨
c.水稻螟虫
d.菜青虫
答案:d.菜青虫
解题思路:害食性害虫是指以植物为食的害虫。菜青虫是以植物叶片为食的,因此属于害食性害虫。而其他选项中的豚鼠是哺乳动物,茶树害螨是寄生性害虫,水稻螟虫是蛀食性害虫。
4.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a.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b.遵循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用药
c.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d.以上都是
答案:d.以上都是
解题思路: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综合考虑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遵循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天敌利用
b.微生物农药
c.抗病虫害品种选育
d.以上都是
答案:d.以上都是
解题思路: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利用天敌、微生物农药以及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等。
6.病虫害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评估病虫害发生程度
b.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c.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d.以上都是
答案:d.以上都是
解题思路:病虫害监测旨在通过评估病虫害发生程度来指导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最终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7.下列哪种害虫是地下害虫?
a.棉红蜘蛛
b.豌豆象
c.棉铃虫
d.玉米螟
答案:b.豌豆象
解题思路:地下害虫是指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的害虫。豌豆象是一种以豌豆为食的地下害虫,而棉红蜘蛛、棉铃虫和玉米螟主要活动在地面或叶片上。
二、填空题
1.农业科学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
2.轮作制度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
4.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和利用微生物防治。
5.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2.土壤中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
3.发生规律、发生时期、发生程度
4.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利用微生物防治
5.高效、低毒、低残留
解题思路:
1.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轮作制度通过改变土壤中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监测可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为防治提供依据。
4.生物防治病虫害利用天敌生物、昆虫激素和微生物等自然手段,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5.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判断题
1.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而虫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病害通常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虫害则是由害虫(如昆虫、螨类等)引起的。两者都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2.农药使用过量会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农药使用过量会使病虫害接触到更多的农药成分,部分个体可能因为基因突变或自然选择而具有抗药性,从而在后代中传播,导致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
3.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