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庆电潜螺杆泵和电潜柱塞泵应用进展及认识.pptx

发布:2025-06-13约2.39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庆电潜螺杆泵和电潜柱塞泵应用进展及认识;前言;汇报提纲;01;长庆油田横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勘探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属典型“三低”油气藏,以特低渗和超低渗透油藏为主,地形条件复杂,位于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目前开油井5.6万余口,传统抽油机一直占据着机械采油的主导地位,其中3m3/d以下油井占总井数的62%,主要是超低渗丛式定向井,机采效率提升难度较大(10%-22.5%);近年来,新开发大平台、大斜度、水平井、侧钻井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总计3000口以上、采油平台超过1万个;致密油开发已成为重要的原油产量增长极,地层能量高(15.8MPa)、返排液量大,产液含气高(300m3/t)、排采期液量递减明显;抽油机在低液量定向(大斜度)井表现出的问题:;智能间开可以解决提效和人少的问题,但增大了安全生产难度;;SMART;02;国内外无杆举升技术概况;控制柜;(一)电潜直驱螺杆泵;1.优化保护器组合方式:“双沉淀”“胶囊+沉淀”,克服了传统保护器补偿管倾斜易失效的不足;2.改进螺杆泵型线,设计长导程、小偏心距螺杆泵,降低了泵启动扭矩;3.研究闭环控制及工况诊断技术,提升可靠性和自动化;在采油九厂畔197-96及畔196-98两口电潜螺杆泵井应用;工况诊断及预警保护研究

;应用实例:;4.制定《电潜螺杆泵应用技术规范》,增强了技术应用统一性;5.启动电潜螺杆泵国际标准培育工作;6.试验“复合连续管+电潜螺杆泵”,解决传统电缆作业“井筒易结蜡、电缆防护难、作业效率低”等难题;配套电潜螺杆泵试验评价11口,在用9口,平均下深1537米,最深1908米,截至目前,连续运行平均332天,最长897天;(1)作业效率明显提升;管材类型;地86-85智能化无杆采油井场;金属复合敷缆连续油管;7.致密油高效排采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07-2012;1.设计直线电机下拉式系统结构;2.提升直线电机密封性和绝缘性,减少电机故障次数;;;1.优选配套井筒液面实时监测工艺;声波法连续液面远程监测;定型动力缆传输“压力传感信号”的工艺模式;;1.现场应用情况;电潜直驱螺杆泵;电潜柱塞往复泵;历经10余年的研究与试验,长庆油田逐步解决了井下电潜机组的稳定性、??靠性、适应性等核心问题,各项指标逐年提升,目前已经具备了日产液2-80m3、扬程1600米以上、免修期700天的能力,并在致密油高效排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有如下初步认识:;

无杆采油已逐步受到生产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认可和接受

关键组件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稳定性以及制造工艺日益成熟,配套工艺日趋丰富和适用,已具备进一步扩大应用的基础

在消除偏磨、降低成本、智能管理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预期作用,系统故障率在不断降低,系统运行指标逐步提升,

现场应用数量逐步扩大,并有望成为应对致密油、偏磨井、复杂气候、安全环保、以及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之一;畔196-96自动化无杆举升平台;只有无杆举升,才能真正实现低渗透定向井的安全可控智能化,是下步机械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长庆是非常适合、最为适用无杆举升开采模式的油田之一!;现阶段电动潜油无杆举升技术的技术条件;但还面临如下困难和问题:;

螺杆泵定子橡胶的选型还不够精准、全面和规范,需进一步完善和统一(气体、问题、药剂)

单井产液计量的工艺配套还不完善,不利于对系统效率准确评价

应对小套井、侧钻井、结垢井等复杂井眼的小尺寸电潜机组还没有跟上

长庆油田原油含气高,井口电缆作业在井控方面还没有特别专业、有效的防范工艺;近年来,新型无杆举升设备、井数用量在增加,但管理方面可持续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一是各地区公司都在各自开展技术研究创新,之间缺乏联作性;形成核心技术的实用性、可用性需要考量和后评估、共享程度也不够。建议股份建立技术联合研作平台,优选生产企业和服务公司,构建无杆举升研、产、学、用大格局,提升质量和效率;;三是电潜机组、变压器等属于股份一级物资,敷缆连续管结构差异较大、对应的井口悬挂形式和穿越要求也不同,而这些关键组成均需要走物资渠道分别采购(招标),但现有编码对应物资之间的集成、匹配性和与现场的适应性很难把握,给后续招标、运行和管理增大了难度;

建议对关键设备组件尽量集成定型、统一定价,建立物资编码,尽可能理顺(明确)非招标采购渠道,原油生产单位可以通过物装直接采购,方便后续维护维修。;四是电机、泵、敷缆连续管等关键组件一次性成本高,不宜提

前储备;但故障后物资采购招标周期长,不能应对随时发生的

井下故障;建议组织研究畅通电潜无杆泵系统关键组

件的快速供应渠道;03;虽然前期无杆举升试验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