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docx
2025年美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答案:B。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了《美学》第一卷,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750年属于18世纪。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A.康德B.黑格尔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答案:B。黑格尔在其美学体系中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美是理念与感性形象的统一。
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这段话说明()
A.美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B.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
C.美具有客观性,不因人而异
D.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
答案:B。穷人因忧心忡忡没有审美感受,商人只关注商业价值而忽略美,说明他们没有以无功利的心态去欣赏美,体现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
4.下列属于审美形态的是()
A.优美与崇高B.悲剧与喜剧C.荒诞与丑D.以上都是
答案:D。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荒诞与丑等都是常见的审美形态。
5.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
答案:B。想象在审美经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对感知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是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艺术美B.自然美C.社会美D.科技美
答案:ABCD。美学研究各种美的形态,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技美都在其研究范围内。
2.美的基本特征有()
A.形象性B.感染性C.社会功利性D.客观性
答案:ABCD。美具有形象性,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呈现;具有感染性,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有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如审美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同时美也是客观存在的。
3.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
B.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
C.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D.审美活动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
答案:ABCD。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不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是人与世界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并且既具有自身的规律(自律性),又受到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律性)。
4.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有()
A.客观说B.主观说C.主客观统一说D.实践说
答案:ABCD。客观说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主观说强调美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主客观统一说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实践说认为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5.审美感知的特点有()
A.敏锐性B.选择性C.整体性D.情感性
答案:ABCD。审美感知具有敏锐性,能快速捕捉美的信息;具有选择性,会根据主体的兴趣等选择感知对象;具有整体性,能将感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还具有情感性,会伴随着情感体验。
三、名词解释
1.美学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规律以及审美活动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它探讨美是什么、人如何感受美、艺术中的美有哪些特点等问题,旨在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奥秘和规律。
2.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如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等。
3.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自然景观等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它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活动,是主体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美和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情感等进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艺术美具有典型性、集中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5.悲剧
悲剧是一种审美形态,它以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为基本特点。悲剧通过展现主人公的苦难和毁灭,引发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从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四、简答题
1.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
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哲学方法:哲学是美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方法为美学研究提供了宏观的视角和基本的思维方式。通过哲学思考,可以探讨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根源等根本性问题。
(2)心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的形成机制。运用心理学的实验、观察等方法,可以研究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要素在审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