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热点.重难点】第一单元(含解析)-统编版语文必修高一下册.docx
期末热点.重难点第一单元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
B.《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兴起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C.《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庄子采用夸张、对比、描摹、想象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D.孟子用“以羊易牛”一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认为齐宣王已具备“保民”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主革命的深入和民族抗战的勃起,促进了中国话剧运动的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的一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
②剧坛上除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等,又涌现出曹禺、夏衍、于伶等著名剧作家
③曹禺1934年发表了震动剧坛的《雷雨》,翌年又创作了《日出》
④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壮大,作品质量普遍,提高
⑤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后完成的《原野》,不仅显示了剧作家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⑥通过家庭的悲剧或社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民的痛苦与悲惨
A.③⑤⑥④②① B.④②①③⑥⑤ C.⑤②①④③⑥ D.④②③①⑤⑥
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
B.《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C.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A.如会同,端章甫 B.善刀而藏之
C.越国以鄙远 D.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C.罔民而可为也。
D.非曰能之,愿学焉。
6.下列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简直怒不可遏。但是第二天见到刘邦来谢罪,却洋洋自得,还将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这充分体现了项羽宽容大度、恃勇骄横、拙于应变的性格。
B.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实则深入虎穴,刘邦做到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回到军中立诛曹无伤,则体现他的坚决果断。
C.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是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他能在两军交战、生死未卜之时出使秦师,勇闯秦营,是一位勇士;同时他还是一位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辨士。
D.“子路率尔对曰”之后“夫子哂之”,“率尔”一词充分体现出子路鲁莽直率、不懂谦让的性格特征。
7.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
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8.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不为五斗米折腰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沈从文《边城》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静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