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T 2951-2019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观测技术规程.docx
ICS93.080.30P6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951—2019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观测技术规程
2019-03-25发布2019-04-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2951—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筹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彬、杨广庆、董辉、王伟、贾钢、李占锋、康博、赵瑞卿、王国伟、于盛彬、王志杰、王贺、张宏、林向楠、孙毅、张欢、王希。
DB13/T2951—2019
1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变形剖面沉降管、沉降杯观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适用条件及观测范围、观测断面布置与类型、观测元件埋设要求、观测频次与方法以及观测资料整理。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剖面沉降管、沉降杯等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其他等级公路改扩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L1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沉降settlement
高速公路路基在荷载作用下随时间产生的竖向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其下沉值(正值)或上升值(负值)称为沉降量。
3.2
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
布设在路基上能够反映其沉降与水平位移特征的测量点。
3.3
基准点referencepoint
为进行沉降与水平位移观测而布设的、稳定的、需要长期保存的观测控制点。
3.4
工作基点workingreferencepoint
为直接观测沉降与水平位移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DB13/T2951—2019
2
4一般规定
4.1一般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路基基底沉降为主,路基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4.2沉降观测网
4.2.1沉降观测网建网方式
沉降观测网一般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布设方法为:在全线二等精度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和基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基准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沉降观测需要。加密后的基准点(含工作基点)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
4.2.2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表1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mm)
每站高差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
(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mm)
三等
1.0
0.3
0.6
0.8
注:表中n为测站数。
4.3水平位移观测网
4.3.1水平位移观测网建网方式
水平位移观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观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4.3.2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观测一般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施测,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表2所示。
表2水平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
(mm)
平均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
测边相对中误差
二等
3.0
≤400
1.0
≤1/200000
≤200
1.8
≤1/100000
三等
6.0
≤450
1.8
≤1/100000
≤350
2.5
≤1/80000
4.4测量点的布置要求4.4.1基准点
DB13/T2951—2019
3
应建立在沉降与水平位移区以外的稳定区域,基准点应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基准点或一般基准点,增设时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4.4.2工作基点
应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与水平位移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