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油菜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10约3.6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65.020.20

CCS

B05

FORMTEXT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油菜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FORMDROPDOWN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XX/T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XX/TXXXX—XXXX

PAGE1

目次

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病害发生 1

5病情调查 2

6发病程度 2

7防治措施 2

8档案记录 3

附录A(资料性)病害特征 4

附录B(资料性)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 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米超、王晋雄、李施蒙、赵艳宁、赵彩霞、白玛央珍、杨广环、王健、南志强。

油菜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菜霜霉病防治技术的病害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发病程度、防治措施、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油菜霜霉病的防治。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392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第1部分:霜霉病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霜霉病

由卵菌门霜霉属寄生霜霉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引起空气传播的病害,属专性寄生性卵菌病害,该病害是油菜叶部病害之一,不同生育期均有发生,流行重病年份常造成油菜产量降低及品质下降。

病害发生

病害特征

叶片症状

黄化斑点:病叶最初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在温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叶的背面会出现灰色或紫灰色的霉层。重度感染的油菜植株,尤其是下部老叶,可能出现明显的萎蔫、干枯,整个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参见附录A.1

茎秆症状

茎枝上初为水渍状病斑,后为不定形的黑色病斑,并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常引致茎、枝弯曲肿胀。参见附录A.2

花朵症状

开花期的花朵容易掉落,角果数减少,甚至不能结实。角果可能发育不良、形态畸形,影响最终的产量和质量。参见附录A.3

发生规律

病原体主要以卵孢子残留在土壤和植株残渣中,次年萌发侵染新株。同时新株的病斑也可通过空气传播进行二次传播。环境条件适宜时潜伏期只有3d~4d,侵入新株后温度在20℃时迅速侵染、发病。空气湿度较大时往往使得病情加重,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

霜霉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阴雨高湿季节,油菜主要发生在夏季6月~8月。

危害特征

油菜霜霉病初发造成油菜叶片萎蔫、干枯,生长发育收到抑制,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情调查

选发病田5块,每块地按5点取样,每点随机选25株,调查病株数计算病株率(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率),调查结果记入表1。

表1油菜霜霉病病株调查表

日期

地点

品种(系)

播期

病株出现日期

调查株数/株

病株数/株

病株率/%

发病程度

发病等级

用分级法表示植株的发病程度,分级为:

0级:无病叶、主花序无病斑;

Ⅰ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4以下、主花序1/5有病斑;

Ⅱ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的1/4~1/2、主花序2/5有病斑;

Ⅲ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2以上、主花序3/5有病斑;

Ⅳ级:全株大多数2/3叶片枯黄、主花序4/5以上或全部有病斑;

Ⅴ级:全株叶片枯黄、主花序全部有病斑。

防治指标

发病程度达到Ⅰ级及以上亟需进行防治。

防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