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现实主义文学.pptx
;;;;;;;;;;;;;;;;;达尔文(1809-1882)“进化论”;科学时代的人物分类:
按照动物的种类划分社会种类,动物习性不同,人的性格不同。;科学时代的家族小说:
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
遗传理论
卢贡——上流社会
马卡尔——下层社会(酗酒者,精神病患者)
;;;传统伦理关系的纽带:血缘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世情百态、社会风俗;工业时代伦理关系的纽带:
笼罩在家庭、血缘之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揭去,代之以金钱关系(雇佣、行业)
巴尔扎克描写工业时代的世情百态、社会风俗
;NorthSouth影片分享;现代城市:地理/环境
贫富分化:阶级
伦理关系:金钱
人:人/动物
社会:竞争功利
创作:真实客观
;;;;;;;一、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19世纪50年代,艺术领域兴起了现实主义方法,代表画家是法国的库尔贝
《奥尔南的葬礼》:不庄严的,才是真实的。艺术要表现现实的东西,而不是正确的东西。
《打石工》:将底层民众、工人作为艺术表现对象。与古典主义追求的高雅相悖。;1856年,批评家杜朗蒂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1857年,小说家商弗勒里出版了以《现实主义》为名的论文集,为此,敌视库尔贝艺术的人,就称他为“现实主义小说家”。就此,现实主义成为了文学批评的概念。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际上早于这一概念的诞生。;;;;司汤达《红与黑》;司汤达概述;司汤达概述;;;;司汤达创作特点;;司汤达创作特点;司汤达创作特点;图片链接:《红与黑》书影;司汤达生平与创作;
童年家庭生活
七岁丧母“对母亲怀有恋人般的爱”情感
由父亲和姨母抚养,老师是耶稣会教士“痛恨这三者”
有贵族倾向的中产阶级家庭,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政治
从外祖父处接受启蒙思想,拥护共和制,同情无产者倾向;;;
1799-1814雾月政变,军旅生涯
追随拿破仑大军,转战欧洲,直至拿破仑垮台
;
波旁王朝复辟:侨居米兰,正式从事写作(创作前期)
早期创作:以游记、传记和艺术史为主
《意大利绘画史》
《罗马、那???勒斯、佛罗伦萨》(1817)
(首次使用“司汤达”这一笔名)
《情爱论》(1822)11年中只卖出17本
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宣言
;
1830~1842:七月革命后,郁郁不得志(创作后期)
花光父亲的积蓄
前期文学努力既没有带来金钱也没有赢得声誉
因其自由主义观点,仕途不得志;
;《红与黑》;矛盾的于连
崇拜拿破仑——投身保皇党
痛恨教会——加入神学院
敏感多情(德瑞那夫人)——功于心计(马特尔小姐)
人物矛盾性格:理想自我vs现实自我
社会力量对峙:资产阶级vs贵族;共和国vs帝国
反映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揭示新旧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革命……兴起了以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为主体的新资本主义形式),金钱的罪恶,小人物的堕落。
;于连的爱情;于连的爱情·德瑞那夫人;于连的爱情·德瑞那夫人;于连的爱情·马特尔小姐;;;“失败”的结局;;“失败”的结局;“失败”的结局;;;作品简介:小说的主人公于连·索黑尔出身于维立叶尔城一个锯木工家庭。他从小崇拜拿破仑,希望凭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但他生不逢时,在王政复辟时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期间,他和市长夫人相爱,事情败露后,离开市长家来到贝尚松神学院。以后,他在彼拉神父的推荐下,到巴黎为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侯爵的女儿玛特儿爱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正当于连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德·瑞那夫人的一封告密信,使他断送了前程。于连一怒之下,向瑞那夫人开枪。最后,于连入狱,受审,被送上了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