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附着力测试全解.ppt

发布:2017-01-31约5.13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T 5270、ASTM B 571 划格试验方法对比 附着力测试规范总结 胶带: 宽25mm, 粘着力:10N/25mm 0-5级, 0级最好、 5级最差 适用于金属镀层附着强度测试;若厚度>125μm,则进行凿子试验 金属底材 0-5级, 0级最好、 5级最差 适用于漆厚度小与250μm的漆膜附着力测定(超过120μm选择单刃) 软底材料:木材和橡胶 厚≥10mm 硬底材:钢板:厚≥0.25mm ASTM D 3359-B 百格 备注 附着力测试 分类 标准号 测定条件 仪器 主要材料 底材 适用 范围 结果 表示 划 格 法 划圈 GB/T 1720 温度23±2℃ 湿度 50±5% 附着力 测定仪 唱针 马口铁板:120×50×(0.2-0.3)mm 适用于各种单一漆膜附着力的测定 1-7级, 1级最好、 7级最差 划X ASTM D 3359-A、 JIZ K 5400 直尺、 刀具 胶带: 宽25mm, 粘着力:10N/25mm 金属底材 适用于漆膜厚大于125μm,现场检测 5A-0A, 5A级最好、 0A最差 GB/T 9286 、 ISO 2409、 BS 3900-E6 百格刀、 百格板 胶带:45g/mm 金属底材 适用于漆膜厚小于125μm 5B-0B, 5B最好、 0B最差 GB/T 5270、 ASTM B 571 拉 开 法 GB/T 5210-2006、 ISO 4624-2002 拉力 试验机 试住:直径20mm,高不小于直径一半。 胶粘剂:502或环双氧双组分胶粘剂 钢板、 石棉水泥板、 塑料、木材 适用于涂层较厚的附着力测定以及层间附着力测定 底材破坏:A 胶粘剂内聚破坏:Y 胶黏剂试柱胶结破坏:Y/Z: GB 1720 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单一涂层附着力的测量,适用范围较广。 2.试验材料和设备:附着力测定仪(如图3)、马口铁版:50×100×0.2-0.3mm、四倍放大镜、漆刷:宽25-35mm。 3.试验要求: 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样板三块, 待漆膜干后,在恒温恒湿条件 下测定。 4.测试步骤: (1)将样板放在试验台上,固 定样板。 (2)移动升降棒使转针的尖端 接触到漆膜。 (3)若划痕未露底板,酌情加 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 转的转速均匀摇动手柄, (4)划痕标准图长为7.5±0.5 cm。 取下样板。 图3 附着力测定仪 划格法 (5)用漆刷刷去划痕上的碎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评级标准如图4 图4 GB/T 7120 评级 划格法 注:结果应以至少两块样板评级一致。 ASTM D3359 1.适用范围:只用于金属基底的涂层附着力测试。 2.试验方法概述:标准包含两种试验方法:试验方法A、试验方法B。 3.方法A:划×测试 在涂层表面划X形划痕,并切割至底层,将胶带覆盖于切痕上面,然后拉起,进行评估。 试验设备及材料: a.尖角良好的金属刀具 b.金属直尺(确保划出一条直线) c.宽度为25mm的3M 610、670、710、898胶带。 d.橡皮擦 操作方法: a.选择一个干净的表面,为利于测试,表面需干燥。 b.在涂层上划两条40mm长的割痕,并且中部相交呈X形,最小角不小于30°。 c.借助金属基底在切痕处的反光来判定是否切透,若未切透则重新换位置进行切割。并用软刷刷去涂层表面的薄片或碎屑。 d.截取75mm左右长的3M胶带,与锐角方向一致将其中心贴于切痕交叉点位置,使胶带平整的贴于切痕表面,用橡皮稳固的摩擦。 划格法 e.在90±30s时间内,尽可能的呈180°撕掉胶带。 f.检查X切口处被撕去的膜层,按照如表1标准评估附着力等级: 划格法 现象 等级 无剥落或涂层损伤 5A 沿相交处有轻微剥落 4A 在切线沿切口处任何一侧有1.6mm锯齿状剥落 3A 在切线沿切口处任何一侧有3.2mm锯齿状剥落 2A “X”区有大部分剥落 1A 剥落部分超出“X”区 0A 表1 方法A评级 4.方法B:百格测试 a.选择一个合适的表面,放置与稳定的位置。 膜厚不超过50μm的膜层,用1mm间隔划11条切痕。 膜厚50μm-125μm的膜层,用2mm间隔划6条切痕。 超过125μm的膜层则使用方法A。 b.相垂直方向刻划要求的切线,用软刷除去膜层上被分离的碎屑。 c.检查切口处是否刻划到基底,若没有穿透至基底,则在其他区域重新划格。 d.截取75mm左右长的3M胶带,将其中心段贴于划痕表面,使胶带平整的贴于切痕表面,用橡皮摩擦使其接触稳固。 e.在90±30s时间内,尽可能的呈180°撕掉胶带。 f.在放大镜下检查网格区从金属基材上剥落的膜层,按照如下图2标准评估附着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