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备考)广东省深圳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含答案).docx
(新)(备考)广东省深圳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A选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B选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不是哲学基本问题;D选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也不是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英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17世纪英国哲学和18世纪法国哲学对哲学发展有重要贡献,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答案:C
解析: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摩擦生热,是因为摩擦这个原因导致了生热这个结果,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属于因果联系。风来雨至、冬去春来、电闪雷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先后相继,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案:B
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答案:C
解析: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具体性、历史性和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A选项说法错误,任何真理都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B选项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检验的补充,但不是实践标准不确定性的原因;D选项实践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存在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6.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因素。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答案:B
解析: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所以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的属性,但不是商品二因素的决定因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之一,不是商品二因素的决定因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商品二因素的决定无关。
8.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答案:B
解析: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