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环境影响评价).pptx
评价工作程序;
地
表
水
评
价
工
作
程
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评价范围的确定;。;①一级、二级及三级A,其评价范围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根据主要污染物迁移转化状况,至少需覆盖建设项目污染影响所及水域;
b.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应满足覆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与消减断面等关心断面的要求;
c.受纳水体为湖泊、水库时,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库)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5km的扇形区域;二级评价,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库)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3km的扇形区域;三级A评价,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库)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1km的扇形区域;;d.受纳水体为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时,评价范围按照GB/19485执行;
e.影响范围涉及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评价范围至少应扩大到水环境保护目标内受到影响的水域;
f.同一建设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废水排放口,或排入不同地表水体时,按各排放口及所排入地表水体分别确定评价范围;有叠加影响的,叠加影响水域应作为重点评价范围。;②三级B,其评价范围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满足其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分析的要求;
b.涉及地表水环境风险的,应覆盖环境风险影响范围所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分为四级!;2.工作等级的确定;注意:
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计算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统计第一类污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2: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
3:厂区存在堆积物(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应将初期雨污水纳入废水排放量,相应的主要污染物纳入水污染当量计算。
;4: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其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5: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等保护目标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6: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受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
7: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一级;排水量<500万m3/d,评价等级为二级。
;8:仅涉及清净下水排放的,如其排放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评价等级为三级A。
9: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间接排放,定为三级B。
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
;评价时期的确定;。;受影响地表水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