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门诊设置规范》.docx
SDBXMI81—2023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SDBXMI81—2023
中医护理门诊建设规范
StandardfortheconstructionofTCMnursingoutpatientclinic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I
SDBXMI81—2023
PAGE
PAGE4
中医护理门诊设置规范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文件规范了中医护理门诊术语及定义、建设原则、建设内容与要求、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中医护理门诊服务的医疗机构。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WS444.2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2部分:坐卧设施
DB22/T3023—2019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
DB43/T1642—2019养老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文件。
3.1中医护理(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ursing)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实践,以整体护理为核心,动态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四诊、八纲”方法,寻求病因、确定病位、辨别病性、分析病机及邪正盛衰的变化,在辨证的指导下,确定护理原则,三因制宜地制订护理计划,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其现代的护理措施实施计划,以完成“为何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护理患者,指导康复”的任务。
3.2护理门诊(nurse-ledClinic)
护理门诊是以护士为主导的、正式的、有组织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形式,为病人提供一个集康复、营养、心理护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护理场所,为前来就诊的病人及家属解决各种护理问题并提出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3.3中医护理门诊(nurse-ledClinic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中医护理门诊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由具有高级实践护理能力兼具中医护理教育背景或中医专科培训的护士出诊,以中医护理技术为特色,提供养生保健、专科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技术、情志调适、慢病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护理门诊服务,满足患者对中医护理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建设目标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深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通过开展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医护理门诊规范化水平,扩大中医护理门诊服务外延,挖掘传承中医护理经典理论与特色技能,探索专科发展方向,发展中医护理门诊服务新业态,满足患者对中医护理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建设内容
依托省内各医院专科特色开展相应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满足就诊患者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养生保健和慢病管理等综合护理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护、辨证施膳、辨证施术、辨证施教、辨证施养,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保证患者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建立中医护理操作规范与标准流程,健全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开展患者满意度、质量安全、效果评价等工作,加强实践过程中和效果评价中的质控管理,促进省内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规范化。
健全中医护理门诊组织运行管理模式,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优化患者就诊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理念,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中医护理门诊环境和设施设备建设,与多部门合作建立保障机制,探索构建中医护理门诊绩效管理办法,逐步健全中医护理门诊服务模式,提升全省中医护理水平,推进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原则
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应遵守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遵循以下原则。
6.1需求导向原则
以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种中医护理门诊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6.2科学布局原则
明确和落实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规模与功能任务,根据所在地患者数量与特点及诊疗需求等合理配置。
6.3安全性原则
确保开展的服务项目安全有效、医疗风险管理到位,操作实施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及指引。
建设要求
7.1诊室设置要求
7.1.1合理布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合理划分中医护理门诊区域,包括:诊疗区、候诊区和治疗区,并分类处置医疗、生活垃圾,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7.1.2大小适宜:诊室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备设施完善,配置诊床至少2张,床间距设置应大于0.8米,可根据不同专科特色进行调整,原则上充分满足中医护理服务项目需求。
7.1.3诊室环境:环境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