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发布:2025-06-07约6.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2071

课程总学时/学分:45/2.5(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必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最前沿、最有生命力的学科,是生物技术、生物科

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医

药、军事等领域。分子生物学主要是阐明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解释从复制到

转录再到翻译的生命活动的本质过程,概述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使

学生从分子水平掌握生命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分子水平掌握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学会从事

生命科学所必须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

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及基因表达的调控,

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重点掌握动、植物及微生物等生命体基因表达

的调控机制,掌握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思路和方法,基因操作的基本原理,

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写清楚教学要求、教学重点,与教学计划中前后

课程的联系。先课程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掌握分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以及现代分了生物学

的发展。

教学重点: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难点: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8(学时)

第一节早期的‘基因”概念

第二节经典的基因概念

一、经典基因概念的重要正

二、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

三、顺反子理论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三节基因的分子结构

一、核酸的分子结构

二、核昔的分子构象

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四、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五、DNA的变性与复性

第四节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第五节基因概念的多样性

一、主物进化的C值矛盾

二、重叠基因

三、重复基因

四、间隔基因

五、跳跃基因或转座子

六、假基因

教学要求:

掌握早期基因概念,经典的基因概念,D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特点,

理解DNA的变性和复性的内容,了解DNA的超螺旋结构,了解RNA的高级结

构和核酶,掌握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对比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

结构特点,重点掌握基因家族、断裂基因等的概念,理解真核生物的这些结构特

点,掌握DNA按重复频率不同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了解假基因的概

念。

教学重点:

经典的基因概念,DNA的性质和结构特点,核酸的变性、复性、真核生物

断裂基因的特点、基因簇的含义;基因组的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

核酸的精细结构,DNA的三股螺旋、四链结构和核酸的高级结构、内子

的验证试验;重复基因的类型及作用。

第三章DNA的复制4(学时)

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二、DNA复制按5延伸方向

三、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四、DNA复制的起点、方向

五、DNA复制的引物

六、DNA复制的转录激活

七、DNA复制的模式

八、DNA复制体的结构与复制的回环模型

九、线形DNA复制避免5,端短缩的方式

第二节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一、染色体DNA为多复制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