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能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智驾趋势,EMB线控制动机遇.pdf

发布:2025-06-05约3.26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业深度[table_Header]

2025.06.05

智驾新趋势,EMB带来线控制动新机遇

——智能汽车产业深度研究(十)

摘要:EMB量产渐近,线控制动国产厂商有望换道超车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线控制动技术路径迭代,国产厂商有望换道超车提升市占率。

线控制动有EHBTwo-box、One-box、EMB三种技术路径,当前One-box为主

流选择,且海外厂商占据主导。EMB是真正意义的全线控制动,具备显著性能

优势,契合智能驾驶发展趋势,正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国内外厂商EMB研

发进度相近,且国产厂商能够绕过不占优势的液压控制领域,有望在技术路径

迭代中换道超车提升市占率。

线控制动:通过电信号实现制动,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系统经历机械制动、液压制动、线控制动的发展历程。机械制动系统通过

机械连接将刹车力传递到车轮制动器上;液压制动通过真空助力器与液压主缸

将制动力多级放大至刹车卡钳;线控制动系统则通过电信号来实现制动操作。

线控制动是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满足智能驾驶对安全性的要求。智能底盘

三方向中,转向、悬架通过线控化和协同化设计提升舒适性;而线控制动凭借

快速响应与精确控制能力,满足智能驾驶对执行层安全性的要求。

线控制动三种技术路径,EMB契合智能驾驶发展趋势,从研发走向量产

线控制动有EHBTwo-box、EHBOne-box、EMB三种技术路径。EHB使用电

动机代替真空器驱动液压泵实现电子液压制动,Two-box、One-box分别采用分

体式与集成式设计;EMB则取消液压结构实现全线控制动。

EHBOne-box为当前主流选择。One-box具备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成为当

前主流线控制动方案,占比从2021年的20.5%跃升至2024年的63.4%。

EMB更加契合智能驾驶发展趋势,正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EMB具备响应速

度快、控制精度高的显著性能优势,能大幅提高主动安全能力,契合智能驾驶

发展趋势。之前EMB未量产的瓶颈主要在于电机耐久性问题以及相关法规的

缺失,随着技术迭代与法规层面的进展,EMB正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符合现

有法规的前湿后干HBBW系统有望率先实现量产上车。

EHB赛道国外厂商仍占主导,国内厂商重点布局EMB

预计2030年线控制动市场规模达257.5亿元。其中EMB有望在2025年实现

量产突破,至2030年达到119.8亿规模。。

国外厂商占据EHB主导地位,国内厂商布局EMB研发。2024年1-6月线控

制动市场国外厂商合计占据60%以上的份额,博世等海外龙头仍占据EHB主

导地位;多家国内厂商纷纷布局EMB研发。

产业展望:EMB量产渐近,线控制动行业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随着技术迭代与法规层面的进展,EMB正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国内外厂商

EMB研发进度相近,且国产厂商能够绕过海外玩家占优势的液压控制领域。

伯特利、亚太股份、菲格科技、拿森科技、格陆博科技、利氪科技、京西智行、

千顾科技、谋行科技、华申瑞利、坐标系、炯熠电子等国产厂商布局EMB研

发,线控制动行业有望在EMB量产中提升国产化率。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

1of23

产业深度

目录

1.核心观点:线控制动技术路径迭代,国产厂商有望换道超车提升市占率...3

2.线控制动:通过电信号实现制动,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5

2.1.汽车制动系统是实现车辆控制的核心5

2.2.制动系统经历机械制动、液压制动、线控制动的发展历程6

2.3.线控制动是智能底盘重要组成部分,满足智能驾驶对安全性的要求7

3.EHBOne-box为当前主流技术路径,EMB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8

3.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