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跟骨疼痛综合征.ppt
关于后跟骨疼痛综合征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容后跟骨疼痛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解剖学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参考资料问题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后跟骨疼痛综合征的定义后跟疼痛综合征?(Haglund综合征)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后跟骨疼痛综合征的原因跟骨上隆突增大(Haglund畸形)跟后滑囊炎跟腱附着处肌腱炎皮肤和跟腱外膜间滑囊炎症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发病机制病因学跟骨后上方的增大是跟骨后上方的增大了的滑囊突出部分与跟腱纤维附丽区撞击而产生的黏液囊,也会在骨性突起上产生刺激。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aglund综合征由跟腱炎、跟后滑囊炎和腱外膜滑囊炎组成。跟腱炎的部位出现钙化,表示跟腱的退变性部位。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Ⅰ.跟腱的病理变化可分为附着性和非附着性功能障碍。附着性跟腱炎在跟腱的附着部位内部或周围出现Ⅱ.跟后滑囊炎表明跟腱和跟骨隆突间有撞击。Ⅲ.腱外膜滑囊炎在跟腱和皮肤之间出现,常常是鞋帮与隆突部位的压迫引起。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好发人群跟后滑囊炎好发在年轻人群(30岁左右)腱外膜滑囊炎好发于妇女而少见于运动员伴有钙化骨刺的附着性跟腱炎好发于老年人群(50岁左右)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解剖学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病理生理学后跟疼痛综合征通常与高弓足及足后跟内翻有关。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诊断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史通常为跟骨后缓慢开始的钝痛,并因运动和穿某些特别的鞋子而加重。通常的主诉是清晨在坐下或从床上起身后出现疼痛。有时会有急性疼痛的发作病史,有时伴有外伤史。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提示有跟腱的撕裂或钙化。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肌腱附着点会有发热、肿胀或有触痛如果肌腱既无肿胀也无压痛,触诊肌腱前缘的内外侧有助于诊断跟后滑囊炎在一些情况下,对滑囊的冲击触诊有助于诊断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于跟骨后滑囊炎,足背伸时压迫跟腱和跟骨间的滑囊会加重疼痛这种情况可与有增厚与肿胀跟腱的附着性肌腱炎的同时存在外膜滑液囊位于皮肤和跟腱后段之间,而不是位于跟腱深部第1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后足跟突起处可以发热并且其上的皮肤会增厚和伴有炎症Haglund畸形可以通过对组后跟上部的皮肤的触诊来判断,并且上面可伴有骨痂形成踝关节的被动背伸可以用来诊断有无跟腱挛缩存在。挛缩使跟腱在附着点处张力增加第1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检查应在膝关节伸、屈位进行,前足位于外展、内收位,以估计单纯的腓肠肌的紧张程度第1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像学特征
第1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后跟滑囊炎强直性脊柱炎第1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治疗非手术治疗改变活动方式以减少肌腱的负荷第2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进行腓肠肌比目鱼肌联合伸展活动第2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