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空位对CuCr_2S_4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影响的研究.pdf

发布:2025-06-03约14.75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自旋电子学拓宽了电子新的研究维度,依据自旋电子学设计出来的器件具

有功耗低、性能优和集成度高的优势,势必会引发传统电子学的第二次革命。

含Cr系尖晶石硫属化合物CuCrS具有铁磁性的磁结构、费米能级处自旋极化

24

率极高和与目前Si基衬底相匹配易于集成的天然优势,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

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CuCrS在应用于自旋电子学器件之前,关于其磁性起源

24

和空位存在时对其自旋极化率影响的问题亟需解决。

本论文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别计算了含有Cu/S空位与不含有任何空位的

CuCrS晶体和不同厚度薄膜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CuCrS

2424

晶体在费米能级处具有很高的自旋极化率,但并没有表现出半金属的性质,但

是当三维块体材料降维为二维薄膜材料时,费米能级附近Cu的d轨道和S的p

轨道杂化受到抑制,阻止了价带顶部自旋向下的电子态出现在费米能级处,使

得较薄的CuCrS薄膜表现出了半金属的性质,但是随着薄膜厚度增加,逐渐由

24

二维过渡到三维情况,半金属性质衰减,最终与CuCrS晶体一样在费米能级处

24

不具备半金属性质。对分别含有Cu/S不同空位的CuCrS晶体和薄膜计算结果

24

表明,单独的Cu/S空位的出现可以提高费米能级处的自旋极化率,但是无法诱

导CuCrS晶体和较厚的薄膜结构在费米能级处表现出半金属的性质,最终在

24

CuCrS晶体中引入Cu和S共同空位的方法,实现了CuCrS晶体中半金属性质

2424

的诱导,在自旋向下部分,价带顶在-0.060eV附近,导带底在0.372eV附近,

存在0.432eV左右的带隙,而自旋向上部分表现为金属的性质。分析不同空位存

在时对CuCrS晶体和不同厚度薄膜磁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CuCrS的磁性

2424

起源为:CuCrS中磁性的起源是Cr,其未满的3d轨道上占据的电子,进行铁

24

磁耦合贡献了总磁矩,每个原胞中的2个Cr离子的3d轨道上共有5个电子,但

其中并不是一个+3价,一个+4价,而是这5个电子被两个Cr所共用,其中每个

Cr的d轨道上存在两个局域电子,剩下的电子以巡游的形式存在,当体系存在空

位时,影响的是Cr的d轨道上巡游的电子,对所有的Cr都有影响,并且还认为

巡游的电子自旋的方向都相同,与CuCrS在自旋向上的电子结构一直表现出金

24

属性质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空位;第一性原理;半金属性质;尖晶石硫属化合物

-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