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T 5479-2021 荷斯坦牛核心群选育技术规程.docx
ICS03.100.01CCSA02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479—2021
荷斯坦牛核心群选育技术规程
2021-12-13发布2022-01-1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479—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石家庄天泉良种奶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俊卿、马亚宾、蒋桂娥、刘廷玉、赵利梅、杨晨东、李建明、周军坡、玉昊、余文莉、张艳舫、杨玉英、李元报、梁生超、卢士宇、李欣。
2
DB13/T5479—2021
荷斯坦牛核心群选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荷斯坦牛核心群选育的术语定义、总体要求、选择条件、方法及选育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核心群选育工作,其他品种的乳用牛核心群选育可以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57中国荷斯坦牛
GB4143牛冷冻精液
GB/T35568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NY/T1450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心群
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筛选出优秀群体供留种用,它的生产性能指标、品种特征等高于一般生产群体。
4总体要求
采用开放式、连续、动态的选育方法,核心群个体低于选择核心群的标准或普通生产群个体达到核心群选择标准,核心群和普通生产群双向移动,移动的比例不加限制。
5选择条件
5.1奶牛场基本条件
5.1.1奶牛场的饲养品种符合GB/T3157的要求。
5.1.2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免疫接种。
5.1.3饲养条件稳定,实行信息化管理。
5.2群体基本要求
5.2.1成母牛存栏≥500头。
5.2.2按照NY/T1450要求,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每个泌乳期测定记录≥10次。
5.3个体牛只要求
DB13/T5479—2021
3
5.3.1胎次≤5胎。
5.3.2有完善的档案资料,三代及以上系谱记录完整,父系有国家发布的遗传评估结果。
5.3.3按照GB/T35568实施体型鉴定。
5.4核心群规模
核心群占全群牛只的10%~30%,奶牛头数不小于200头。其中,牛群规模在500~5000头的为30%,牛群规模在5000~10000头的为20%,牛群规模在10000头以上的为10%。
6选择方法
6.1初选
表型筛选法初步选择核心群,选择指标:
头胎牛305天产奶量9000kg以上,2胎及以上胎次的牛只305天奶量12000kg以上;
平均乳脂率≥3.5%;
平均蛋白率≥3.0%;
体型鉴定综合评分85分以上,无明显生理缺陷。
6.2复选
采用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1或CPI3)选择法进一步选择核心群。
6.3对青年母牛宜采用GCPI进行早期选择。
7核心群选育要点
7.1与配公牛的选择
7.1.1无亲缘关系或近交系数≤6.25%,公牛综合遗传力优于选配母牛,且能改良母牛的缺陷性状。
7.1.2有国家发布的遗传评估结果。
7.2公牛冻精
7.2.1有三代及以上系谱记录。
7.2.2冻精质量符合GB4143要求。
7.2.3冻精来源于验证种公牛。
7.3选配方案
结合选育目标,制定选配技术方案(见附录A)。
DB13/T5479—2021
4
附录A
(资料性)
选配技术方案
A.1牧场牛群基本情况
A.1.1年龄结构,将牧场全群牛只按出生日期、年龄、牛头数(头)及占全群比例进行结构性分析。A.1.2牛群情况,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将全群牛只进行划分,统计相应阶段的牛头数、平均胎次、平均产犊间隔、平均泌乳天数进行分析。
A.1.3胎次情况,将牧场全群母牛按胎次结构进行划分,统计不同胎次的牛头数(头)及占泌乳牛只的比例,与理想胎次分布进行比对分析。
A.1.4系谱情况,对牧场曾用冻精情况及冻精来源;近期使用冻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