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62∕T 4146-2020 猪细小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30
B4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46—2020
猪细小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porcineparvovirusdisease
2020-06-01实施2020-05-15发布
2020-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146—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诊断 1
5疫情报告 2
6疫情处置 3
7预防控制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种猪场猪细小病毒病净化方案 6
I
学兔兔www.bzfxw.com标准下载
II
DB62/T414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凉州区畜牧兽医局,金昌市畜牧技术服务中心,金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庆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文彪、任菊、毋艳萍、李晓岚、李昱辉、赵燕荣、贺文。
DB62/T4146—2020
猪细小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控制和监测净化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35-2002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NY/T2840-2015猪细小病毒病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
SN/T1874-2007猪细小病毒病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87号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医发〔2018〕2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母猪不孕或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
4诊断
4.1流行特点
4.1.1易感动物
各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对猪细小病毒易感。
4.1.2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猪细小病毒的主要传染源。
4.1.3传播途径
1
学兔兔标准下载
DB62/T4146—2020
2
该病可水平传播,母猪、公猪和育肥猪主要通过病猪口腔、鼻腔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被污染的器具、饲料、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该病也可垂直传播,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鼠类也可成为猪细小病毒的传播媒介。
4.2临床症状
猪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母猪在怀孕期的前30d~40d最易感染,孕期不同时间感染分别会造成死胎、流产、木乃伊胎、产弱仔猪和母猪久配不孕等症状。在怀孕10d~30d感染,引起胚胎死亡和吸收;在怀孕30d~50d感染,主要产出木乃伊化胎儿,木乃伊化的程度与胎儿胎龄有关,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胎盘炎,部分胎儿存活,一般不发生流产,木乃伊化胎儿随活仔猪同时产出;怀孕50d~60d感染多出现死产;怀孕70d感染的母猪常出现流产症状;怀孕70d后感染的母猪多能正常产出活仔猪,但这些仔猪常带有抗体和病毒。此外猪细小病毒感染还可出现产出瘦小仔、弱仔,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临床症状。
4.3剖检变化
怀孕母猪没有明显的眼观病变,仅见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有部分钙化。主要的病变在胎儿,大多数死胎或弱仔猪皮下充血或水肿,胸、腹腔积有淡红色或淡黄色渗出液。肝、脾、肾有时肿大、脆弱或萎缩发暗。个别死胎皮肤出血,弱仔猪出生后半小时先在耳尖,后在颈、胸、腹部及四肢上端内侧出现淤血、出血斑,半天内皮肤全变紫而死亡。除上述各种变化外,还可见畸形胎儿、干尸化胎儿(木
乃伊)及骨质不全的腐败胎儿。
4.4实验室检测
4.4.1血清学检测
按NY/T2840-2015规定的方法进行。
4.4.2病原学检测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