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62∕T 4147-2020 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30
B4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47—2020
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porcinecircovirusdisease
2020-06-01实施2020-05-15发布
2020-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147—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诊断 1
5疫情报告 3
6疫情处置 3
7预防控制 5
I
学兔兔www.bzfxw.com标准下载
II
DB62/T414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牧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庆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榆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凉州区柏树乡畜牧兽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文彪、史万贵、王明奎、郝永玲、贺文、张莉、刘渊。
DB62/T4147—2020
学兔兔标准下载
猪圆环病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35-2002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21674-2008
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方法
GB/T35901-2018
猪圆环病毒2型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35910-2018
猪圆环病毒2型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87号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医发〔2018〕2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统称,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震颤和猪呼吸道复合征,其中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比较常见,主要危害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死亡率10%~30%不等。
4诊断
4.1流行特点
4.1.1易感动物
家猪和野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家猪均易感。但本病主要发生在保育阶段和生长期的仔猪,即5周龄~12周龄猪最多见。
4.1.2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带毒公猪精液和流产胎儿也起传染源的作用。
1
2
DB62/T4147—2020
4.1.3传播途径
圆环病毒2型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而感染易感猪;也可通过精液感染。怀孕母猪感染圆环病毒2型后,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
4.2临床症状
4.2.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多发生于2月龄~4月龄猪,发病率一般为4%~30%(有时达50%~60%)。病猪主要表现为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有时腹泻、黄疸。疾病早期常常出现皮下淋巴结肿大。
4.2.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一般侵袭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一般小于1%,但也有高发病率的报道。病猪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轻度发热或不呈现发热症状,喜卧、不愿走动、步态僵硬。最显著的症状为皮肤出现不规则红紫斑及丘疹,主要集中在后肢及会阴区域,有时也会在其他部位出现。
4.2.3母猪繁殖障碍
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后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并导致繁殖障碍,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
4.2.4仔猪先天震颤
主要在幼年仔猪常见,以头部、四肢和尾部肌肉表现持续性的震颤、或有节奏地阵发性痉挛。多数仔猪后肢无力,向外伸展,站立不稳,趴在地上,无法吃奶为主要疾病特征。震颤为双侧,当卧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如声音、温度等)可引发或加重震颤,有的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都不断发生震颤,影响仔猪的正常发育,严重的震颤可因不能吃奶而死亡。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