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373-2011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ICS65.020.30
B4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73—2011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1-03-15发布2011-03-3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373—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青辉、李佩国、李蕴玉、张香斋、张艳英、张文香。
I
DB13/T1373—2011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猪场猪蛔虫病、鞭虫病、球虫病、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猪场及动物诊疗单位对四种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料卫生标准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17823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NY/T388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1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032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033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裂体增殖
虫体一次分裂产生多数新个体的分裂方式。
3.2
配子生殖
大(雌性)小(雄性)配子融合产生新虫体的繁殖方式。
3.3
孢子生殖
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卵囊原生质进行分裂繁殖形成孢子化卵囊的方式。
1
DB13/T1373—2011
4诊断
4.1猪蛔虫病
4.1.1病原
4.1.1.1猪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雄虫长15cm~25cm,雌虫长20cm~40cm,新鲜虫体呈淡红色
或淡黄色,死后呈苍白色,圆柱状,两端稍细。
4.1.1.2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猪
吞食后,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孵化成幼虫,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入肝脏、肺脏。幼虫穿破肺毛细血
管进入肺泡发育,然后经气管、支气管上行后,随黏膜进入会厌,再经食道返回小肠,发育为成虫。
4.1.2流行特点
4.1.2.1各种日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3~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成年猪不表现病症而成为带虫者。
4.1.2.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河北省常以夏秋温暖季节最易流行。
4.1.2.3病仔猪或成年带虫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鼠类、蝇类和其它昆虫可机械地散播虫卵。仔猪或成
年猪主要通过食入污染虫卵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
4.1.3临床症状
a)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无光,消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