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泥路面加铺设计.pptx

发布:2025-06-06约2.44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泥路面加铺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项目背景分析

02

结构设计原理

03

材料性能要求

04

施工技术规范

05

质量控制体系

06

全寿命周期管理

01

项目背景分析

既有路面状况评估

6px

6px

6px

评估既有路面的结构类型、层厚、材料性能等。

路面结构

检测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定是否适合加铺。

承载力

全面调查路面裂缝、坑洼、车辙、剥落等损坏情况。

破损状况

01

03

02

测量路面平整度,确保加铺层能与既有路面良好贴合。

平整度

04

交通荷载需求分析

统计和分析车辆、行人等交通流量,确定加铺层所需承载的荷载。

交通流量

识别交通荷载中的重型车辆、振动荷载等特殊荷载类型。

荷载类型

分析交通组成,如车辆类型、速度、行驶轨迹等,以便为加铺设计提供依据。

交通组成

环境条件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考虑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01

地质条件

评估地质稳定性、地基承载力等地质条件对加铺设计的限制。

02

环境影响

考虑加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振动、尘土等。

03

02

结构设计原理

力学响应计算模型

假定路面结构为多层弹性体系,各层间完全连续或完全滑动。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有限元分析方法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通过划分网格,对路面结构进行离散化,计算各单元的应力和变形。

基于力学计算,预测路面在车辆荷载下的疲劳寿命。

加铺层厚度确定

加铺层材料性能

结合加铺层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性能,确定合适的厚度。

03

考虑现有路面的破损、裂缝、脱空等病害,确定加铺层的厚度。

02

现有路面状况评估

交通荷载分析

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及载重,确定加铺层所承受的荷载。

01

如橡胶沥青、碎石沥青等,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和分散能力。

应力吸收层材料选择

根据加铺层厚度和应力吸收层材料的性能,确定合理的厚度。

应力吸收层厚度设计

确保应力吸收层与下层路面紧密粘结,防止层间滑移。

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应力吸收层配置

03

材料性能要求

水泥混凝土配比规范

水泥用量

应满足强度要求,不宜过高或过低。

01

水灰比

根据强度等级和施工条件确定,需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

02

砂率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需在规定范围内选择。

03

外加剂

选用符合标准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改善混凝土性能。

04

骨料级配控制标准

骨料种类

骨料粒径

骨料级配

脏物含量

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骨料。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

应保证骨料在混凝土中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空隙和骨料堆积。

骨料中应严格控制泥土、杂质等脏物含量,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界面粘结材料选择

6px

6px

6px

应选用与混凝土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粘结剂。

粘结剂类型

应满足粘结强度、耐水性、耐候性等要求,以保证界面粘结质量。

粘结剂性能

根据施工条件和粘结强度要求确定,不宜过多或过少。

粘结剂用量

01

03

02

应保证粘结剂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出现粘结不牢或反应不良等问题。

粘结剂与混凝土的配合

04

04

施工技术规范

旧路面预处理工艺

去除旧路面上的裂缝、坑洼、车辙等病害,确保路面平整。

病害处理

清除旧路面上的尘土、杂物,确保新铺层与旧路面的黏结力。

清洁处理

对旧路面进行纹理处理,增加新铺层的附着力。

纹理处理

摊铺机械选型原则

机械化程度高

选用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的摊铺机械,以提高施工效率。

01

摊铺宽度可调

根据不同路段的宽度,选择合适的摊铺机械,确保摊铺宽度符合要求。

02

熨平板加热

选用带有熨平板加热功能的摊铺机械,确保摊铺温度均匀。

03

接缝处理关键技术

接缝设计

接缝清理

接缝粘合

接缝压实

合理设计接缝的位置和形式,确保接缝处的强度和稳定性。

清理接缝处的杂质,确保接缝处的清洁度。

选用高质量的粘合材料,确保接缝处的粘结强度。

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确保接缝处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05

质量控制体系

强度检测指标

强度评定标准

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值。

03

采用钻芯取样法检测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

02

强度测试方法

强度检测频率

每铺筑1000平方米路面取一组试件进行强度测试。

01

采用3米直尺、测平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平整度检测工具

包括最大间隙、平均间隙等,以毫米为单位。

平整度检测指标

最大间隙不得超过规定值,且平均间隙应在规定范围内。

平整度验收标准

平整度验收标准

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抗滑性能测试设备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构造深度测量仪等。

01

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在湿润状态下进行测试,测量摆式摩擦系数或构造深度。

02

抗滑性能评定标准

摩擦系数或构造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0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