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固结灌浆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工程概况
围岩固结灌浆工程是隧道、边坡等地下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措施,旨在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减少围岩变形,增强围岩的整体性。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围岩固结灌浆工程进行编制,旨在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安全。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隧道围岩主要为石灰岩、砂岩,岩性坚硬,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
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大,对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3.地震烈度:根据地震资料,该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三、施工目的
1.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减少围岩变形。
2.增强围岩的整体性,提高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
3.减少地下水对围岩的影响,降低隧道施工风险。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采用化学灌浆法进行围岩固结灌浆。
2.施工设备:灌浆泵、灌浆管、灌浆泵车、钻机、搅拌机、压力表等。
3.施工材料:水泥、水玻璃、灌浆液等。
五、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灌浆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
(2)施工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水泥、水玻璃、灌浆液等材料。
(3)施工设备检查:对灌浆泵、灌浆管、灌浆泵车、钻机、搅拌机、压力表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2.施工测量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灌浆孔位、孔深、孔径等参数。
(2)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灌浆孔进行定位。
3.钻孔施工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进行钻孔。
(2)钻孔过程中,注意控制钻孔深度、孔径、垂直度等参数。
4.灌浆施工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
(2)将灌浆材料搅拌均匀,确保灌浆液质量。
(3)将灌浆液通过灌浆泵、灌浆管注入灌浆孔。
(4)根据压力表,控制灌浆压力,确保灌浆效果。
5.灌浆结束
(1)灌浆结束后,对灌浆孔进行封堵。
(2)对灌浆孔进行检查,确保灌浆效果。
六、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材料。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灌浆工艺进行施工,确保灌浆效果。
3.施工质量检测:对灌浆孔进行压力、流量、灌浆量等检测,确保灌浆质量。
4.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七、施工进度安排
1.施工准备阶段:5天。
2.施工测量阶段:3天。
3.钻孔施工阶段:10天。
4.灌浆施工阶段:15天。
5.灌浆结束阶段:5天。
总计:38天。
八、施工组织与管理
1.施工组织:成立围岩固结灌浆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
2.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协调:加强与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九、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声、粉尘等污染,确保环境保护。
2.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文明施工制度,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十、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1.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地下水涌出、灌浆材料质量问题等风险。
2.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施工现场巡查,确保施工安全。
十一、结论
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围岩固结灌浆工程进行编制,旨在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某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较差。为提高围岩稳定性,确保工程安全,特制定本围岩固结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的
1.提高围岩整体强度,增强围岩稳定性。
2.减少围岩变形,降低工程风险。
3.改善围岩结构,提高隧道施工环境。
三、施工范围
本工程围岩固结灌浆施工范围包括隧道洞身、洞口段及施工支洞。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1)钻孔: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采用风钻或钻机进行钻孔。
(2)灌浆:采用压浆泵进行灌浆,灌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之间。
(3)封孔:采用水泥砂浆或聚氨酯进行封孔。
2.施工材料
(1)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3)灌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
五、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检查施工设备,确保其完好。
(3)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质量要求等。
2.钻孔施工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钻孔位置、孔深、孔径等参数。
(2)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确保钻孔精度。
(3)采用风钻或钻机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注意控制钻孔速度和钻头压力。
3.灌浆施工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
(2)将灌浆材料搅拌均匀,确保灌浆质量。
(3)采用压浆泵进行灌浆,灌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之间。
(4)灌浆过程中,观察灌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