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 SDH网络传输性能.ppt
6.4.2光接口参数 SDH网络系统的光接口位置如图6-4所示。 3.国内数字HRP误码性能指标及分配图6-3我国最长HRP的模型6.2抖动性能 6.2.1抖动的概念和产生 1.抖动的概念 定时抖动(简称抖动)定义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当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间非累积的偏离。 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 定时抖动对网络的性能损伤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数字编码的模拟信号,在解码后数字流的随机相位抖动使恢复后的样值具有不规则的相位,从而造成输出模拟信号的失真,形成所谓抖动噪声。(2)在再生器中,定时的不规则性使有效判决偏离接收眼图的中心,从而降低了再生器的信噪比余度,直至发生误码。(3)在SDH网中,像同步复用器等配有缓存器的网络单元,过大的输入抖动会造成缓存器的溢出或取空,从而产生滑动损伤。 2.抖动的产生 在SDH网中除了具有其他传输网的共同抖动源—各种噪声源,定时滤波器失谐,再生器固有缺陷(码间干扰、限幅器门限漂移)等,还有两个SDH网特有的抖动源。(1)脉冲塞入抖动(2)指针调整抖动 6.2.2抖动的性能规范 SDH网中常见的度量抖动性能的参数如下。1.输入抖动容限2.输出抖动容限3.映射和结合抖动4.抖动转移函数—抖动转移特性6.3漂移特性6.3.1漂移的概念和产生1.漂移的概念 漂移定义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如最佳抽样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长时间非累积的偏离。 这里所谓长时间是指变化频率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 与抖动相比,漂移从产生机理、本身特性及对网络的影响都有所不同。 引起漂移的一个最普遍的原因是环境温度的变化,它会导致光缆传输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传输信号延时的缓慢变化,因而漂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信号传输延时的慢变化,这种传输损伤靠光缆线路本身是无法解决的。 在光同步线路系统中还有一类由于指针调整与网同步结合所产生的漂移机理,采取一些额外措施是可以设法降低的。 漂移引起传输信号比特偏离时间上的理想位置,结果使输入信号比特在判决电路中不能正确地识别,产生误码。 一般说来,较小的漂移可以被缓存器吸收,而那些大幅度漂移最终将转移为滑动。 滑动对各种业务的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本身的速度和信息冗余度。 速度愈高,信息冗余度愈小,滑动的影响越大。 2.漂移的产生 从原理上看,SDH网内的漂移源有以下几种。(1)基准主时钟系统中的数字锁相环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将引入不小的漂移。同理,从时钟也会引入漂移。(2)光纤折射率会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从而引起光在光纤中传输速度的变化,进而引起传输时延的变化。(3)SDH网络单元中由于指针调整和网同步的结合也会产生很低频率的抖动和漂移。 一般说来,只要选取容量合适的缓存器并对低频段的抖动和漂移进行合理规范,特别是对网关的解同步器作合适的设计后,由于指针调整引进的漂移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整个网络的主要漂移是由各级时钟和传输系统引起的,特别是传输系统。 6.3.2漂移的性能规范 数字网中产生漂移的主要环节是时钟电路的老化和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 前者已由ITU-T有关时钟的几个建议作了规定,例如G.811建议规定基准主时钟的最大长期绝对漂移为3?s,G.812建议规定用于转接局和端局的从时钟的最大相对长期漂移为1?s,G.813建议对适用于SDH网络单元的从时钟尚未有明确规定。 对于传输介质没有单独的规定,但已纳入到对网络节点接口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之中。 G.823建议规定,在t秒内网络节点接口的MTIE不得超过下列限值:6.4光接口技术 传统的准同步光纤数字系统是一个自封闭系统,光接口是专用的,外界无法接入。 而同步光纤数字线路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任何厂家的任何网络单元都能在光路上互通,即具备横向兼容性。 为此,必须实现光接口的标准化。 6.4.1光接口类型 按照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将光接口分为3类:局内通信光接口、短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和长距离局间通信光接口。 各种应用类型中,除局内通信只考虑使用符合G.652建议的光纤,标称波长为1?310?nm的光源,其他各种应用类型还可考虑使用符合G.652、G.653建议的光纤,标称波长为1?550?nm的光源。 应用类型用代码表示:应用类型-STM等级·尾标数。 其中:字母后第一位数字表示STM的等级;字母后第二位数字表示工作窗口和所用光纤类型,各字母和数字符号含义如表6-5所示。 不同的应用场合用不同的代码表示,如表6-6、表6-7、表6-8和表6-9所示。第6章SDH网络传输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