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 DWDM技术概述.ppt
中心频率偏差定义为标称频率与实际标称中心频率之差。 ①间隔100?GHz时:±20?GHz(16路系统); ②间隔200?GHz时:±20?GHz(8路系统)。图9-6标称中心频率(波长)与绝对频率(波长)关系图 影响中心频率偏差的主要因素有光源啁啾、信号带宽、光纤的自相位调制(SPM)引起的脉冲展宽及温度和老化的影响等。 ③常用的16/8通路的DWDM系统中心频率与对应波长见表9-2所示。9.3DWDM系统分类 9.3.1DWDM两类基本系统 1.双纤单向传输 如图9-7所示,双纤单向传输DWDM系统是指一根光纤只完成一个方向光信号的传输,反方向的信号由另一光纤完成。图9-7双纤单向DWDM传输系统原理图 即在发送端将载有各种信息的、具有不同波长的已调光信号?1、?2、…、?n通过光合波器组合在一起,并在同一根光纤中沿着同一方向传输。 由于各个光信号是调制在不同的光波长上的,因此彼此间不会相互干扰。 在接收端通过光分波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完成多路光信号的传输任务。 因此,同一波长可以在两个方向上重复利用。 双纤单向传输的特点如下:(1)需要两根光纤实现双向传输;(2)在同一根光纤上所有光通道的光波传输方向一致;(3)对于同一个终端设备,收、发波长可以占用一个相同的波长。 2.单纤双向传输 单纤双向传输DWDM系统是指光通路同时在一根光纤上有两个不同的传输方向,如图9-8所示,所用波长相互分开,因此这种传输允许单根光纤携带全双工通路。图9-8单纤双向DWDM传输系统原理图 与双纤单向DWDM系统相比,单纤双向DWDM系统可以减少光纤和线路放大器的数量。 但单纤双向DWDM设计比较复杂,必须考虑多波长通道干扰、光反射的影响,另外还需考虑串音、两个方向传输功率电平数值、光监控信号OSC传输和自动功率关断等一系列问题。 在该系统中为消除双向波道干扰,两个方向的波道应分别设置在红波段区(长波长区)和蓝波段区(短波段区)。 另外,该系统对于同一终端设备的收、发波长不能相同。 单纤双向传输的特点如下:(1)只需要一根光纤实现双向通信;(2)在同一根光纤上,光波同时向两个方向传输;(3)对于同一个终端设备,收、发需占用不同的波长;(4)为了防止双向信道波长的干扰,一是收、发波长应分别位于红波段区和蓝波段区,二是在设备终端需要进行双向通路隔离,三是在光纤信道中需采用双向放大器实现两个方向光信号放大。 9.3.2DWDM系统典型的两类应用结构 1.集成式DWDM系统 集成式DWDM系统就是SDH终端设备具有满足G.692的光接口:标准的光波长、满足长距离传输的光源。 这两项指标都是当前SDH系统不要求的,即把标准的光波长和波长受限色散距离的光源集成在SDH系统中。 整个DWDH系统构造比较简单,不需要增加多余设备。 但要求SDH与DWDM是同一个厂商设备,在网络管理上很难实现SDH、WDM的彻底分开。 集成式DWDM系统如图9-9所示。图9-9集成式DWDM系统图 集成式DWDM系统的特点如下:(1)DWDM设备简单,不需要OUT;(2)对SDH设备要求高,设备接口必须满足G.692标准;(3)每个SDH信道不能互通;(4)SDH与DWDM设备应是同一个厂家生产,才能达到波长接口的一致性;(5)不能横向联网,不利于网络的扩容。 2.开放式DWDM系统 开放式DWDM系统就是在波分复用器前加入OTU,将SDH非规范的波长转换为标准波长。 开放是指在同一WDM系统中,可以接入多家的SDH系统。 2.WDM与DWDM 随着1?550?nm窗口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商用化,WDM系统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人们不再利用1?310?nm窗口,而只在1?550?nm窗口传送多路光载波信号。 由于这些WDM系统的相邻波长间隔比较窄(一般小于1.6?nm),且工作在一个窗口内共享EDFA,因此为了区别于传统的WDM系统,称这种波长间隔更紧密的WDM系统为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即DWDM系统。 所谓密集是针对相邻波长间隔而言的。 过去的WDM系统是几十纳米的通路间隔,现在的通路间隔则只有0.8~2?nm,甚至小于0.8?nm。DWDM技术其实是WDM技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现在,人们都喜欢用WDM来称呼DWDM系统。 从本质上讲,DWDM只是WDM的一种形式,WDM更具有普遍性,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认为所谓密集的波长间隔,在技术实现上也越来越容易,已经变得不那么“密集”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特指1?310?nm/1?550?nm的两波长WDM系统,人们谈论的WDM系统就是DWDM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