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串行通信及C中的串行端口.pptx

发布:2025-06-04约3.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串行通信及80C51中的串行端口

80C51的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模块9.2串行通信9.1

9.1串行通信

9.1.1概述串行通信的优点在并行通信中,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有多少条传送线,而串行通信只需要一条传送线。故串行通信节省传送线,特别是长距离传送时,这个优点就更为突出。但是串行传送的速度慢,若并行传送所需的时间为T,则串行传送的时间至少为NT(其中N为位数)。

A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B在串行通信中,有两种最基本的通信方式。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它用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结束。如图9-1所示。非同步(异步)通信ASYNC(asynchronousdatacommunication)

图9-1异步通信的格式

数据信号传送速率数据信号传送速率的规定,对于CPU与外界的通信是很重要的。

假如数据传送的速率是120字符/秒,而每一字符包含10个数据位,则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为10×120=1200位/秒=1200bit/s则每一位的传送时间即为Td=1/1200=0.833ms

波特率(Baudrate)第一章

图9-2信号传输率与波特率的关系

同步传送在异步传送中,每一个字符都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至少占用了1/5的时间,所以,在数据块传送时,为了提高速度,就去掉这些标志,在数据块开始处用同步字符来指示。如图9-3所示。

图9-3同步字符

数据传送方向通常串行通信,数据在两个站之间是双向传送的,A站可作为发送端,B站作为接收端,也可以将A站作为接收端,B站作为发送端,根据要求又可以分为半双工和完全双工两种。

A半双工(halfduplex)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B半双工传送如图9-4所示。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图9-4半双工示意图

添加标题完全双工(fullduplex)添加标题完全双工传送方式如图9-5所示,即两个站同时都能发送。

图9-5完全双工示意图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图9-6通信信号示意图

图9-7电话线的频带图

图9-8数字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产生的畸变

图9-9调制与解调示意图

图9-10FSK调制法原理图

串行I/O的实现

软件奇偶校验串行通信的校验方法

串行接口标准EIARS-232C接口

图9-11RS-232C的引脚图

图9-12接收器和发送器的具体电路

图9-13计算机与远方终端和当地终端连接示意图

串行通信组网方式

图9-14常见的4种网络结构图

多机通信方式双机通信方式多主机通信方式

图9-15一点对多点多机通信方式

图9-16多主机通信方式

9.280C51中的通用同步/异步收/

发器USART模块

表9-1 标准80C51的USARI串口支持的通信类型

USART模块相关的寄存器

续表

1.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位1位2位3位4位5位6位7位8SM0SM1SM2RENTB8RB8TIRI

SM0SM1工作方式功能说明波特率0008位数据,同步固定,fosc/120118位数据,异步(10位帧)可变,由TI提供1139位数据,异步(11位帧)102半固定,fosc/64或fosc/32表9-3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位1位2位3位4位5位6位7位8SMOD———GF1GF0PDIDL

USART模块的电路结构

图9-17串口结构方框示意图

接收部分包含接收控制器、接收缓冲器、接收移位寄存器和接收引脚等电路。

发送部分包含发送控制器、发送缓冲器、发送控制门和发送引脚等电路。

公用部分包含串口控制寄存器、波特率发生器、同步/异步切换开关MUX和中断相关电路等。

019.2.4USART模块的工作原理02方式l—异步/双工/10位帧结构—双机通信

图9-18串行异步收/发器简化示意图

图9-19方式1下USART的帧格式和时序图

图9-20方式1发送时的时序

接收过程图9-21方式1接收时序图

图9-22方式2和方式3下USART的帧格式和时序图方式2和方式3—异步/双工/11位帧结构—多机通信

发送过程图9-23方式2、方式3发送时序

接收过程PART1

3.方式0—同步/主控/半双工/8位数据—移位寄存器工作于方式0之下的串行口被当作一个USRT接口,这时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只能工作于半双工或单工方式;只能工作于主控方式;不能被用于80C51单片机之间的相互通信。

图9-24串行同步主控发送器/接收器示意图

发送过程图9-25串行同步主控发送时序图

接收过程图9-26串行同步主控接收时序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