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T 5452-2021 夏玉米间作夏大豆与冬小麦复种技术规程.docx
ICS67
CCSB2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452—2021
夏玉米间作夏大豆与冬小麦复种技术规程
2021-12-13发布2022-01-1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45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谢楠、刘振宇、冯伟、岳增良。
DB13/T5452—2021
1
夏玉米间作夏大豆与冬小麦复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间作夏大豆与冬小麦复种技术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夏玉米间作夏大豆种植技术和冬小麦复种种植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2632-201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DB13/T1045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DB13/T2891-2018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3/T5378-2021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
DB13/T924.1-2008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山前平原
DB13/T924.2-2008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黑龙港地区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环境条件
地域条件
适合于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域。
产地条件
要求壤质土壤、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以上,须具备灌溉条件,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中的规定。
5夏玉米间作夏大豆种植技术
播前准备
5.1.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夏玉米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耐密、抗倒、抗逆、边行优势突出的高产紧凑型品种,并适宜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生态条件,如郑单958、浚单20等,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中的4.2.2条款规定;夏大豆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耐荫、矮秆、早熟、抗倒性强、具有有限结荚习性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产品种,如冀豆12、石936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2010中的4.2.1条款规定。玉米选用包衣种子。
5.1.2施肥
2
DB13/T5452—2021
玉米带、大豆带分区施肥。推荐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带一般地块每亩一次性底施纯N14kg~18kg,P?O?4kg~6kg,K?06kg~8kg,ZnSO?·H?O1kg,氮肥采用高氮长效肥料。大豆带一般地块每亩一次性底施复合肥(N:P?O?:K?O=15:15:15)10kg~15kg。大豆鼓粒初期参照DB13/T2891-2018中的5.4.2条款规定喷施叶面肥。
5.2播种
5.2.1播种期
冬小麦收获后及早播种夏玉米和夏大豆,播种时间6月20日之前为宜。
5.2.2种植方式
5.2.2.1播种方式
采用玉米大豆播种施肥一体机按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比例(2:3带状间作或2:4带状间作)进行精量免耕播种与施底肥。
5.2.2.2种植密度与间作模式
夏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4300株/亩,夏大豆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11000株/亩。
2:3带状间作:带宽200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距为160cm,窄行距为40cm,玉米宽行内播种3行大豆,大豆行距40cm,距玉米40cm,玉米株距16cm~17cm,大豆株距9cm~11cm。
2:4带状间作:带宽240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宽行距为200cm,窄行距为40cm,玉米宽行内播种4行大豆,大豆行距40cm,距玉米40cm,玉米株距13cm~14cm,大豆株距10cm~12cm。
5.2.3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