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磁兼容第3章接地江滨浩(重新上传完整版).pptx

发布:2025-05-31约5.3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概述安全接地地环路问题与解决方法公共阻抗耦合问题各种接地方法

概述接地的概念:一般指为了使电路、设备或系统与“地”之间建立通路,而将电路、设备或系统连接到一个作为参考电位点或参考电位面的良导体的技术行为接地的分类:安全接地信号接地接地的要求:理想的接地应使流经地线的各个电路、设备的电流互不影响。理想的接地导体(导线或导电平面)应是零阻抗的实体,即各接地点之间没有电位差。

220V0V+++++关键词:安全,漏电保护,雷击电流,泄放路径,泄放电荷

NON!DisjoncteurTERREClacOUI!Disjoncteurdifférentiel

人体电阻:10-1.5k欧,人体的安全电流值:交流为15-20mA,直流电流为40mA持续时间在1s以上,安全电压为36V

PHNRelativementfréquentTrèsrareTerrecontactindirect

传统定义:地线就是电路中的电位参考点,它为系统中的所有电路提供一个电位基准(假设零阻抗的理想)。真实情况地线为信号流回源的路径(少刻意画出)地线阻抗不为零,电流流过有限阻抗时,必然会导致电压降接地体(导线或导电平面)各接地点之间有电位差信号回路阻抗不为零

V=IR地线电压地线是等电位的假设不成立电流走最小阻抗路径难以确定地电流的确切路径地电流失去控制较大的信号回路面积较强的电磁辐射电路间的互感耦增加对外的敏感度

?200mV?2mV10mV~20mV100mV~200mV原因:信号(地线电流)频率高,感抗大,容抗小设计方案:分割相对稳定的电位区域2mV~10mV20mV~100mV

强调:流回路径,低阻抗

导线的阻抗=电阻+内电感Z=RAC+j?Lin内电感直流电阻??=1/(?f?r?r)1/2d深度0.37II趋肤效应

圆柱导线的阻抗高频时,导线的直径作用减小频率Hzd=0.65cm10cm1md=0.27cm10cm1md=0.06cm10cm1md=0.04cm10cm1m10Hz51.4m517m327m3.28m5.29m52.9m13.3m133m1k429m7.14m632m8.91m5.34m53.9m14m144m100k42.6m712m54m828m71.6m1.090.3m1.071M426m7.12540m8.28714m10783m10.65M2.1335.52.741.33.57503.865310M4.2671.25.482.87.141007.710650M21.33562741435.750038.5530100M42.65471.477150M63.981107115随频率增加,导线电阻增大半径变小,电阻增大

l/W00.10.20.30.40.50.612345678910金属条阻抗/圆导线阻抗同周长的金属条阻抗和圆导线阻抗的比较

回路的阻抗回路的阻抗=电阻+回路的感抗回路的面积大,回路的电感值大,高频时,回路的感抗高回路感抗均正比于频率导线电阻=

地线问题1-地环路干扰IGVGVN地环路I1I2当时,产生噪声电压。共模电流干扰干扰源电压

高接地点电位不同处在强交变电磁场中-感应电压V低

干扰电流地线电压=强电流+线(地)阻抗)

解决地环路干扰的方法在地线上干扰电流确定时(情况3),应减小地线阻抗,从而减小干扰电压在地线上干扰电压确定时(情况2),,增加地环路的阻抗,从而减小地环路共模电流单点接地消除了地环路更实用的方法:隔离变压器、光耦合、共模扼流圈、平衡电路等方法思考题:当将一端的设备与地线断开时,干扰现象消失,往往说明有地环路干扰问题,但是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说:“当有地环路干扰时,只要将一端电路与地线之间的联线断开,就可以解决问题”?

屏蔽VN方向相同的共模电流在变压器初级绕组中互相抵消,变压器起到了隔离作用。为了防止地回路电压通过电绕组之间的分布电容耦合加至负载,造成干扰,电屏蔽层应接至负载的接地端。隔离变压器不能传输直流和频率很低的信号,体积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