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课件.pptx
岩石:地震频发,山体中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地形: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地形条件。气候: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地质构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自然原因:
地质灾害的防御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提高抗震减灾能力;如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止滑坡和崩塌;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减灾意识
《地震灾害》
1.地震概述(1)定义: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地震的结构(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重要概念)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1)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2)成因机制分类: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3)构造地震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3.地震发生过程(地震波及其传播\前兆—主震—余震)
(2)地震的结构(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地震结构示意在图中找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②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1)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注意:(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3.地震发生过程(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波分为横波(也叫S波,只在固体中传播)和纵波(也叫P波,气、液、固三态均可传播),前者传播较慢。当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们感觉大地如何震动?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上下颠簸,接着左右摇晃地震波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12345
构造地震(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形成原因:地壳构造运动→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分布规律:板块交界处、板块内部大的断裂活动构造带为地震多发地区(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呈带状分布。)——多发的原因:位于地质构造断裂地带,地壳活跃,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较频繁,故地震多发。
全球板块构造与20世纪地震——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全球板块构造与20世纪地震——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某群岛及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板块边界为挤压型(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型),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通过经纬度和海域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其首都为雅加达。两大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台北广州武汉昆明成都西安兰州拉萨乌鲁木齐中国历史上(1900—2004)地震震中分布图5.0-5.96.0-6.97.0-7.98.0以上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地区: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和宁夏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