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民航业分析.pdf

发布:2025-06-02约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中国民航业分析

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于1949年11月2日。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

我国民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从民航发展历史和当前的总体状况来看,我国民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

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和扩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民航业规模正迅速扩大,据民航总局的统计,截至2005年

底,我国国际航线通航的国家达到33个,城市达75个。另一方面,中国的航空市场对内外

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民营资本、外资航空巨头正在不断进入中国航空市场,航空业市场

竞争不断加剧。我国航空企业的发展面临极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

只有知己知彼,并熟悉和掌握政策环境,在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之前尽快提升自身能力,才能

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为优势的位。

1民航业发展的行政背景

我国目前对民航仍然进行行政管制,但这样的管制正在逐步的改革以趋于合理化、规范

化,力争达到既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限制,又促进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管制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法方面。我国民航业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起到基础性法

律作用;合同法、价格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涉及到民航业;国

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有30部左右;民航系统制订的规章116部。

第二,机票价格管制。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价格管理已经由政府指导价管理方式向政府对

价格在一定幅度内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根据航空运输业成本、市场竞争状况制定基准价和浮

动幅度。而作为市场主体的航空公司要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对

票价进行多级管理,即航空公司在规定范围内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具体价格。

第三,其他管制。我国民航局要求的最低注册资金为8000万元人民币,这就形成了壁

垒管制。对新企业来说,技术性及专业人才的短缺是个现实的难题,现在航空专业人才大多

集中在几个大航空公司手里。民航局对航空公司的行政许可分为经营许可和运行许可两个部

分,其中运行许可的操作方法是由航空公司主营运基地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对其进行运

行合格审定,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

2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状况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就开始组建自己的航空运输机构,在1949年成立的中国民用航

空局,承担着我国当时的航空运输发展的重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拥有了相当数

量的机场和较为完备的航线网络,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以及各行业的改革开放,政府各级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民众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时国内

居民收入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使得国内航线业务愈加频繁,民航客运

量在近年中上升迅速。我国民航产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航线建设与优化、自主研发、管

理创新、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3月,中国民航业

进行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

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

民航业发展迅速,从表7.1中可以看出国内航空运输的持续快速增长。从2002年国务

院规定的民航体制改革到现在,中国民航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姿态,2004年航空业全年收入

达到1250亿元。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65.3亿

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791.7亿人公里、旅客运输量1.9亿人次、货邮周转量116.4亿吨公里、

货邮运输量401.9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19.5%、17.8%、16.3%、23.5%、15.0%。国机

场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为3.88亿人次、861.1万吨,分别增长16.8%、14.3%。全国

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到10个;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657亿元,增长18%,

成本费用2530亿元,增长14%,全行业累计盈利156亿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107%。据

统计:至2009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126.2亿吨公里、民航旅客周转

量3375亿人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592条,民航运输里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