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传播课件.ppt
圖9-3共同經驗範圍示意圖其次,傳播雙方必須具備良好的回饋意識。所謂回饋意識,是指傳播雙方在理解了所收到的資訊後做出反應的意念。它要求組織和公眾在回饋資訊時要主動、及時、適路和適量。主動是指傳播雙方不僅要對所接收到的資訊簡單地表示贊成與否,還應該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以補充修正原始資訊。及時是指傳播雙方要回饋迅速,不要延誤時機。適路是指回饋的內容不要偏離資訊主題。適量是指回饋的資訊要適當,不要沖淡主要資訊的傳遞。再次,傳播雙方應該根據回饋來做自我調節。在公共關係傳播中,社會組織同公眾永遠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體。社會組織要根據公眾回饋來的資訊調整自己的行動以適應公眾的需求;公眾則根據社會組織的策略情況,滿意的就以此為根據調整自己的行為;不滿意的就提出意見回饋回社會組織。如此往復,傳播雙方根據回饋不斷自我調節,逐步達到一個完美和諧的統一體,從而實現公共關係工作的目的。2.情感喚醒律人的情感是豐富多彩的,但其表現形式基本上分為兩類(即情感的兩極性),如: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在公共關係傳播中,公眾獲得資訊以後,不是產生肯定情感就是產生否定情感。那麼,公共關係人員運用傳播藝術進行情感移入,促使公眾由否定情感向肯定情感轉變,並且增大肯定情感強度的規律,就是情感喚醒律。運用情感喚醒律,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公共關係人員進行資訊傳播,必須讓資訊內容“適銷對路”,滿足人的需求,並根據人的需求變化不斷調適,才能使公眾不斷產生肯定情感。很明顯,人的情感同需求緊密相關,當傳播的資訊符合人的需要時就產生滿意、歡愉等積極的情感,否則就會產生憂傷、恐懼等消極情感。例如,有的消費者公眾想購買一種可以放在房間自由移動的空調器,遍訪不得,這時如果某組織提供的資訊正好符合這一要求,那麼這個組織就會同這一部分公眾溝通得相當充分。同樣還是這個組織,如果它向已經購買了這種空調器的公眾繼續傳播這方面的最“新”資訊,就會引起這部分公眾的反感,導致傳播失敗。其次,公共關係人員在進行資訊傳播時,必須注重“情感投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公眾的肯定情感,加深公眾對資訊的認識,增強公共關係傳播效果。這是因為人的情感同人的認識關係十分密切。例如,同樣是洗衣機資訊的傳播,有的強調大功率、大容量、省電節能;有的則說:“小天鵝洗衣機,獻給妻子的愛”。前者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而且有“自吹自擂”之嫌,使人避而遠之;後者則溫馨一片,讓人聽後感到親切、舒服,激發了人們進一步認識的欲望。再比如,曲嘯同志在演講式的傳播中就善於利用“情感喚醒律”。他在開始演講時,往往訴諸情感,“現身說法”,讓聽眾沉浸在他坎坷的人生命運之中,引起聽眾心理上的共鳴,然後他再側重於理性說教,引導聽眾深入思考,從而形成持久、系統的觀點。3.客觀超脫律在公共關係傳播中,據研究表明:越是沒有明顯目的和傾向地宣傳某一觀點、事實,組織的影響力越高,傳播效果越好;如果組織明顯地宣揚某一觀點、事實時,影響力反而降低。越是宣揚與組織的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組織的影響力就會降低;相反,如果宣揚與組織自身利益無關的問題,影響力反而提高。根據這一現象,在公共關係傳播時,我們要做到一要客觀、二要超脫,即遵循客觀超脫律實行有效傳播。要做到客觀,就要在傳播時保持資訊的真實可靠,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只要組織把事實真相傳遞給公眾,公眾便會自己根據資訊內容得出結論,這樣的結論才是真實的、可靠的。在公共關係傳播中遵循客觀原則,要切忌“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和“價廉物美、譽滿全球”之類的浮誇之詞。所謂超脫,是指社會組織在傳播同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資訊時,自己不親自出面傳播、而是借第三者去傳遞資訊。所謂“第三者”,即可以是大眾新聞媒介,也可以是社會上的權威機構。例如,上海霞飛日用化工廠被中央台點名曝光之後,霞飛廠並沒有出面辯解,而是遵循沉默避讓、退守二線的超脫式傳播規律,通過國貨精品推展會出面發佈公告,證明“霞飛”品質可靠。這樣即巧妙地避開了國家行政管理部門責難的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