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第
第PAGE1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小语同学根据本学期所学习的诗歌,按照“丝竹韵”“静夜思”“登高意”三个版块,制作了一份手抄报。你能正确填写吗?
版块一:丝竹韵
(1),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版块二:静夜思
(4)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5),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深夜侯客不至的失望、孤寂心情的两句是:,。(赵师秀《约客》)
版块三:登高意
(7)陈子昂登上幽州台远眺,抒发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目及辽远,高瞻远瞩,用“,”来告诫我们青年人不能只为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立足长远;杜甫在《望岳》中,用“,一览众山小”激励我们青年人要有不畏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请结合知识卡片,说说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蕴含了什么理趣?
知识卡片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宋诗中往往以生动具体、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来表现一定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它早已沉淀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无数可爱的仁人志士踏荆棘而来,为后世开辟道路:曾记否,闻一多斥特务,(1)qìchōngdǒuniú震华天;曾记否,志愿军赴朝抗美展(2)qìpò,浴血奋战保家国;曾记否,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扬国威……谁是最可爱的人?(3)dāngzhīwúkuì,就是那些在战争年代从未消散的坚毅的身影,他们跨越近百年的历史,至今熠熠生辉。吾辈青年更应铭记他们的事迹,肩负起时代给予的重任,立志做肯奋斗、敢担当、能吃苦、有理想的好青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qìchōngdǒuniú(2)qìpò(3)dāngzhīwúkuì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慷慨淋漓可歌可泣鞠躬尽瘁 B.慷慨淋漓鞠躬尽瘁可歌可泣
C.可歌可泣鞠躬尽瘁慷慨淋漓 D.鞠躬尽瘁慷慨淋漓可歌可泣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肩负起时代给予的重任,立志做有理想、能吃苦、肯奋斗、敢担当的好青年。
B.肩负起时代给予的重任,立志做有理想、肯奋斗、敢担当、能吃苦的好青年。
C.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
D.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立志做肯奋斗、敢担当、有理想、能吃苦的好青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汉字之美,美在形义结合,意蕴隽永。“老”在上,“子”在下,写就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字——孝,也写尽“子扶老”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孝”是华夏儿女最为推崇的美德,更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沉积。
材料二:2023年10月开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初级中学初一(6)班的教室,多了一位71岁的奶奶,她有时会和学生一起听讲,有时会拿着扫帚打扫卫生……这位奶奶名叫韩树芳,是教师孙元金的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和孤独症。经学校同意后,孙元金带着母亲来到工作岗位。了解情况的家长们纷纷表示,“孙老师的事迹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庆幸有这样的老师,他照顾母亲的事情让孩子受到教育,知道重视亲情和怎么孝顺父母了。”
(选自《全国妇联女性之声》2024.04.09)
6.“孝”,小篆写作,就像一个孩子扶持老人之状,可谓子承老也。“孝”字的本义是。
7.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仿照划线的句子补写句子,突出孙元金老师的“孝亲”事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