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3_T 2983-2024 稻虾综合种养面源污染防控规范.docx

发布:2025-05-28约2.5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CCSB30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983—2024

稻虾综合种养面源污染防控规范

Specification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non-pointsourcepollutionin

integratedcultivationofriceandcrayfish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3/T2983—2024

前言................................................................................II

1

2

3

4

5

6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1

主要污染源及指标..................................................................1

防控措施..........................................................................2

监测及评估........................................................................2

附录A(资料性)微生态制剂的施用方法................................................4

附录B(资料性)小龙虾投放规格和密度................................................5

附录C(资料性)田间水位管理........................................................6

I

DB43/T2983—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厚霖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宁乡县

田园牧歌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华、杜林森、张艳春、肖润林、罗沛、夏雪玲、喻超、倪芳、胡慧莹、叶莹

莹、喻夜兰、李奎、胡译然、秦婵元、江慧芳、黄世达、孙澳辉。

II

DB43/T2983—2024

稻虾综合种养面源污染防控规范

1

2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虾综合种养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防控措施、监测及评估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稻虾综合养殖稻田的面源污染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23348

缓释肥料

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755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DB43/T634

DB43/1752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

稻虾综合种养尾水总磷总氮等指标值超出DB431752的规定,进入自然水体而形成的污染现象。

4

COD

高锰酸盐指数超过DB43/1752的规定值。

pH值

1

DB43/T2983—2024

水体中的固体颗粒,包括泥沙、悬浮的有机和无机颗粒等超过DB43/1752的规定值。

5

防控措施

投入品管理

5.1.1

肥料

5.1.1.1

种类

应使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复合肥,缓释氮肥的比例不小于60%,符合GB/T23348的规定。

5.1.1.2

用量

稻虾综合种养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应减少氮、磷化肥施用量20%~40%以上。应秸秆粉碎

还田、施用有机肥为主。

5.1.1.3

深施肥

宜一次性施足基肥,将肥料集中施于土壤耕作层约10cm左右深度、两蔸水稻之间的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