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pptx

发布:2025-05-30约2.66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汇报人:病例分析与护理实践

CONTENTS目录疾病介绍01病史简介02护理评估03护理问题与措施04讨论与总结05

疾病介绍01

临床诊断依据010203临床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包括巩膜黄染、乏力纳差等典型症状,结合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HBV-DNA等关键指标,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分型病理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炎症浸润及纤维化,病毒分型为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病程预警指标乙肝自然病程中,重症化预警指标包括总胆红素持续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HBV-DNA高载量,需密切监测。

病毒分型与病理改变010203病毒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由HBV病毒引起,根据基因型分为A-H八种,不同基因型影响疾病进展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病理机制HBV感染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病毒复制激活免疫系统,造成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异常。特异性改变乙型肝炎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形成及门管区炎症浸润,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自然病程与重症预警指标自然病程乙型肝炎自然病程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和再活动期,各期病毒复制和肝损伤程度不同,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重症预警重症肝炎预警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胆红素持续升高、肝性脑病表现等,需密切监测,及时干预以降低死亡率。病程管理病程管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并发症,结合抗病毒治疗和营养支持,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病史简介02

患者基本信息1·2·3·疾病介绍张某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病毒性肝炎分为五型,乙型肝炎以肝细胞损伤为特征。乙肝病程分为急性、慢性及重症化阶段,重症化预警指标包括凝血功能异常及高胆红素血症。病史简介张某,52岁,主诉巩膜黄染伴乏力纳差10天。慢性乙肝病史8年,未规律治疗。关键检查显示总胆红素18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24秒,HBV-DNA6.8×10^7IU/ml。护理评估张某生命体征异常,皮肤重度黄染,腹部有蜘蛛痣。腹部查体显示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叩击痛明显。实验室指标ALT285U/L,AST320U/L,ALB28g/L,合并肝性脑病前期表现。

主诉与现病史123主诉分析患者张某,52岁,主诉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伴乏力纳差10天,提示肝功能受损及黄疸进展。现病史回顾患者有8年慢性乙肝病史,未规律抗病毒治疗,近期病情加重,表明治疗依从性差及疾病进展风险。关键检查总胆红素18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24秒,HBV-DNA6.8×10^7IU/ml,提示重度肝损伤及病毒高复制状态。

关键检查数据临床诊断患者张某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为巩膜黄染、乏力纳差,结合总胆红素18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24秒等关键检查数据。病毒分型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B型,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重症预警乙肝自然病程中,重症化预警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延长、HBV-DNA高载量及肝性脑病前期表现。

护理评估03

生命体征监测123体温监测患者张某体温37.8℃,提示存在轻度发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结合其他体征评估感染风险。心率监测患者心率102次/分,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肝功能受损及代谢异常相关,需持续监测并记录。呼吸监测患者呼吸频率24次/分,略高于正常值,需关注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皮肤黏膜评估010203皮肤黄染评估患者全身皮肤呈现重度黄染,巩膜黄染明显,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需每日进行色卡比对记录。蜘蛛痣观察腹部可见多处蜘蛛痣,提示肝功能受损,需密切观察其分布范围及数量变化。黏膜干燥评估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存在脱水风险,需加强口腔护理及水分补充,预防感染。

腹部查体123腹部视诊患者腹部膨隆,皮肤紧张发亮,可见静脉曲张,提示腹水积聚,需密切监测腹围变化。腹部触诊肝区触诊质地偏硬,表面欠光滑,提示肝硬化可能,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水量较大,需配合利尿治疗及每日腹围测量,评估治疗效果。

护理问题与措施04

皮肤完整性受损020301皮肤评估患者全身皮肤重度黄染,腹部可见蜘蛛痣,需每日观察皮肤状况,记录黄染程度变化,预防皮肤破损。皮肤护理每日使用温水擦浴,禁用碱性皂液,修剪指甲并佩戴防护手套,减少皮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与完整性。黄疸监测使用巩膜色卡进行黄疸程度比对,每日记录黄染变化,及时评估病情进展,为治疗提供依据。

黄疸观察记录黄疸观察方法采用巩膜色卡每日比对,记录黄疸程度变化。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及深度,评估病情进展与治疗效果。记录要点详细记录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加重诱因。结合实验室指标,分析黄疸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避免阳光直射,预防皮肤瘙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