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生产工艺流程.pptx
保温杯生产工艺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原材料准备
02
杯体成型工艺
03
表面处理工序
04
真空装配流程
05
质量检测体系
06
成品包装管理
01
原材料准备
不锈钢板材选型标准
材质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优质不锈钢材料,如304、316等。
01
根据保温杯的容积和形状,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板材厚度,确保强度。
02
表面处理
不锈钢板材表面需进行抛光、磨砂等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03
厚度
选用符合食品级标准的塑料材料,如PP、PE、PVC等。
选材
根据保温杯的设计,制作相应的塑料配件,如杯盖、杯垫、吸管等。
造型
塑料配件需进行彻底清洁,去除表面污渍和杂质,以确保与不锈钢板材的牢固粘合。
清洁
塑料配件预处理工艺
密封材料性能检测
橡胶密封圈
检测其密封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
01
硅胶密封圈
检测其耐高温、耐低温性能,确保在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密封效果。
02
检测方法
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如密封性测试、耐磨性测试、耐老化测试等。
03
02
杯体成型工艺
金属拉伸成型技术
拉伸成型
选择符合要求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等。
质量控制
材料准备
利用金属塑性变形的原理,通过模具对金属进行拉伸,使其形成杯体的基本形状。
检查杯体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纹、变形等缺陷,确保拉伸成型的质量。
激光焊接关键参数
激光功率
根据材料厚度和焊接速度选择合适的激光功率,以保证焊接深度和牢固度。
01
焊接速度要适中,过快会导致焊接不牢固,过慢则可能引起材料过热、变形等问题。
02
焊接接头形式
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如对接、角接等。
03
焊接速度
数控抛光处理流程
去除杯体表面的毛刺、氧化层等缺陷,使表面初步光滑。
粗抛
进一步细化杯体表面粗糙度,使其达到镜面效果。
精抛
根据不同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光液,以达到最佳的抛光效果。
抛光液选择
03
表面处理工序
喷砂处理工艺控制
喷砂压力
喷砂压力是影响喷砂效果的重要参数,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1
喷砂材料
选用合适的喷砂材料,如金刚砂、玻璃珠等,确保喷砂效果。
02
喷砂均匀性
喷砂时要保证喷砂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局部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03
喷砂后处理
喷砂后要进行除尘处理,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04
电镀层厚度标准
厚度均匀性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电镀层厚度有不同的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
电镀层厚度要求
电镀层厚度要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厚或过薄的情况。
采用专业的测厚仪器进行检测,确保电镀层厚度符合要求。
图案印刷定位技术
图案设计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图案设计,确保图案美观、清晰。
01
定位精度
图案印刷时要保证定位精度,避免出现图案偏移或模糊的情况。
02
印刷工艺
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如丝网印刷、移印等,确保印刷效果。
03
印刷后处理
印刷后要进行烘干处理,确保图案牢固不易脱落。
04
04
真空装配流程
将内胆中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
真空泵抽气
确保内胆真空度达到规定标准,以保证保温效果。
真空度检测
用特殊工艺将内胆口密封,避免真空失效。
真空封口
内胆抽真空操作
双层结构焊接点检测
焊接点外观检查
检查焊接点是否平整、光滑,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01
焊接点强度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等方法检测焊接点强度,确保双层结构牢固。
02
焊接点气密性测试
检测焊接点是否漏气,保证双层结构真空度稳定。
03
杯口密封圈安装
密封圈安装
选用耐高温、耐磨损、弹性好的密封圈材料。
密封圈检查
密封圈材质选择
将密封圈准确安装在杯口凹槽内,确保密封性能。
检查密封圈是否安装到位、是否有损坏或老化现象。
05
质量检测体系
保温性能测试标准
保温时间测试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测试保温杯的保温时间,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
01
通过填充热水或冷水,测试保温杯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变化,评估其保温性能。
02
热损失测试
测量保温杯在一定时间内的热损失量,以判断其保温性能的好坏。
03
保温效果测试
抗跌落实验方案
设定不同的跌落高度,模拟保温杯在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跌落情况。
跌落高度
每种跌落高度下进行多次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跌落次数
检查保温杯的外观、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等,确保其不受跌落影响。
跌落后检查
食品级安全认证
材料安全
保温杯所使用的材料需符合食品级安全标准,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1
生产工艺安全
保温杯的生产工艺需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02
检测认证
保温杯需通过权威机构的安全检测认证,获得食品级安全认证证书。
03
06
成品包装管理
防震包装工艺
泡沫填充
采用防震气泡膜对保温杯进行包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