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南.pdf
ICS13.080
A16
团体标准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南
GuidelinesforChild-friendlyCommunityBuilding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建设原则1
5制度建设2
6文化建设2
7空间营造3
8服务提供5
9人员管理6
参考文献7
I
T/ZSX3—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T/ZSX3—2020《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与T/ZSX3—2020相比,除了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新增术语和定义中有关儿童友好社区给予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见3.3);
b)在建设原则中强化了因地制宜(见4.5);
c)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以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强调自然的疗愈作用,促进儿
童身心健康发展(见6.3.2);
d)在空间营造中突出了“微空间”的作用,并提出条件允许你情况下还可设置儿童推拿室、
儿童自然教育、儿童劳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等主题化空间(见7.1.3,7.3.2);
e)在服务提供中强调了“服务需求评估与响应”的作用(见8.0);
f)在发展性服务中强调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医保健”的引领作用(见8.5.5);
g)在人员管理中突出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相关工作人员的作用(见9.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北京億未来社工发展中心、上海真式健康科技有限
公司、伊顿善育集团、苏州市億家乐公益服务中心、扬州菜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苗(北京)
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都市锦江区快乐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惟彦、范斌、朱晓宇、卞一之、何玲、刘磊、沈瑶、吴楠、张毅、肖
莲
T/ZSX3—2020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建设原则、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空间营造、服务提供、人员
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儿童children
指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
社区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儿童友好child-friendly
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感受;周围环境应有利于儿童的福祉,重视儿童与成人、儿童与
家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反馈。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