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第2章:人格认知.pptx

发布:2023-05-19约3.19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17页。 第二章 人 格 认 知导引个案 每种性格都成才本章与你一起探讨人格的内涵,从认知风格、气质和性格三方面了解人格的差异,探讨自我概念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MBTI职业性格测量,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2第2页,共17页。 第一节 人 格 概 述一、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丰富的内涵,人格的内涵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1) 独特性。 (2) 整体性。 (3) 稳定性。(4) 复杂性。(5) 倾向性。 (6) 功能性。 3第3页,共17页。 第一节 人 格 概 述二、人格的差异(一)认知风格的差异1.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 冲动型—沉思型3. 同时性—继时性(二)气质的差异1. 气质类型(1) 胆汁质 (2) 多血质 (3) 黏液质 (4) 抑郁质 2. 气质的现实意义 (1) 气质特征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2) 气质对职业也会产生影响,某些气质特征往往能为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3)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也有重要意义。 4第4页,共17页。 第一节 人 格 概 述(三)性格的差异1. 性格结构(1) 性格的态度特征。(2) 性格的意志特征。(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2. 大学生性格的形成、发展影响大学生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生物学条件、社会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 5第5页,共17页。 第二节 自我概念与人格测评一、自我概念的内涵与作用(一)自我“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二)自我概念的内涵1. 自我概念(Self-Concept)2. 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3. 自我和谐(Self Congruence)(三)自我概念的作用1. 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自我引导作用)2. 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自我解释作用)3. 自我概念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期望作用)6第6页,共17页。 第二节 自我概念与人格测评(四)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1. 成功人格的特征(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4) 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7)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9)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10) 具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11) 具有民主风范,尊重别人意见。(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和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13) 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15) 对世俗合而不同。(16)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见与能力。7第7页,共17页。 第二节 自我概念与人格测评2.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建议(1)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2) 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做决定。(3)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4) 设定积极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5) 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一边,坚持到底。(6)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7)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短处,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8第8页,共17页。 第二节 自我概念与人格测评二、人格测评(一)人格测评的含义人格测评是人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从理论上说,人格测评是我们了解人格本质、结构的重要手段;从实践上看,人格测评是医疗诊治、职业咨询、人事甄选等方面需运用的重要工具。(二)人格测评的方法1. 观察法2. 自陈法(1)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2)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3) 卡特尔16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4) “大五”人格调查表。3. 投射法投射法有三种反应方式:联想法,构造法,表达法。 9第9页,共17页。 第三节 MBTI性格分析一、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诊断简介(一)MBTI的基本观点MBTI把个人在性格(E内向型与I外向型)、信息收集(S感觉型与N直觉型)、决策(T思维型与F情感型)、生活方式(J判断型与P知觉型)方面的不同偏好,分析出可以分成4大类的16种倾向组合。这四大类分别是情感主导型、思维主导型、直觉主导型、感觉主导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