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docx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
一、基本信息
1.姓名:张某某
2.性别:女
3.年龄:16岁
4.学校:某市第一中学
5.年级:高一
6.班级:1班
7.家庭情况:父母双亲健在,家庭和睦
二、个案背景
张某某是一名高一学生,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近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张某某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表示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扰,希望能得到心理咨询和指导。
三、问题陈述
1.学习压力过大:张某某表示,进入高中后,学习任务明显加重,自己时常感到压力巨大,担心成绩下滑,对未来的高考充满焦虑。
2.人际关系紧张:张某某认为自己不擅长与人交流,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较为疏远,有时甚至觉得孤独无助。
3.情绪波动:张某某表示,近段时间情绪波动较大,时而抑郁,时而焦虑,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心理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
(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老师以倾听、理解、关心等方式,与张某某建立信任关系。
(2)问题分析:心理老师引导张某某分析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3)心理疏导:心理老师运用心理咨询技巧,帮助张某某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2.第二次咨询:
(1)心理测试:心理老师对张某某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她的心理状况。
(2)心理疏导:根据测试结果,心理老师为张某某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她调整心态。
(3)制定计划:心理老师与张某某共同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引导她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第三次咨询:
(1)总结反馈:心理老师与张某某总结前两次咨询的成果,反馈她的进步。
(2)心理辅导:针对张某某的人际关系问题,心理老师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改善人际关系。
(3)持续关注:心理老师提醒张某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寻求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咨询效果
经过三次心理咨询,张某某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情绪逐渐稳定,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她表示,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调整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
六、后续建议
1.定期回访:心理老师定期与张某某进行回访,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及时提供帮助。
2.加强沟通:鼓励张某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自我调适:引导张某某学会自我调适,面对压力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4.家庭支持:建议家长关注张某某的心理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共同促进她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