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介质及其极化.pptx

发布:2025-05-24约1.5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4电介质及其极化1.有极分子和无极分子电介质2.电介质的极化3.电极化强度

一、有极分子和无机分子电介质电介质是电阻率很大、导电能力很差的物质。在静电问题中,常把电介质看作理想的绝缘体。有极分子:分子的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不重合。ClHpHHPoNHHHP

+有极分子的等效电偶极矩:整个电介质可以看成是无数的点偶极子的聚集体。虽然每个分子的等效点偶极矩不为零,但不管从电介质整体来看,还是从电解质的某一小体积来看,电解质是呈中性的。

二、电介质的极化加上外电场后,在电场力作用下电介质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再重合,形成一个电偶极子,它们的等效电偶极矩P的方向都沿着电场的方向。1、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电介质的两个和外电场强度相垂直的表面层里,将分别出现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些电荷不能离开介质,也不能在电介质中自有移动,我们称之为极化电荷。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在电介质中出现极化电荷的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01由于无极分子的极化在于正、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所以常叫做位移极化。02

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有机分子的极化就是等效电偶极子转向外电场的方向,所以叫做取向极化。一般来说,分子在取向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位移极化,但是,对于有极分子电介质来说,在静电场作用下,取向极化的效应比位移极化的效应强得多,所以有极分子的极化机理是取向极化。

三、电极化强度上面从分子的结构出发,说明了两类不同的电介质的极化过程,这两类电介质极化的微观过程虽然不同,但宏观的效果却是相同的,都是在电介质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了异号的极化电荷,在电介质内部有沿电场方向的电偶极矩。

电极化强度矢量01电极化强度的单位是单位体积内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01电极化强度与总场强的关系式中的比例因数和电介质的性质有关,叫做介质的电极化率。01

3、束缚电荷与电极化强度的关系:电偶极矩电偶极矩的矢量和因斜柱体的体积为,按定义,电极化强度P的大小为

上式表明,电介质极化时产生的极化电荷的面密度,等于电极化强度沿外法线方向的分量。例9-4半径R的介质球被均匀极化,极化强度为P。求:1)介质球表面的分布;2)极化电荷在球心处的场。

由此可知,右半球面上左半球面上在球面上取环带解:1)球面上任一点

E?沿x轴负方向。01在球心处的场02

019-5电介质中的静电场03外电场05极化电荷所激发电场02空间任一点的合场强E应该是04总电场

一、平行板电容器均匀电介质极板间电介质中的合场强E的大小为+++++----E

电介质中的电极化强度为而代入上式得

上式表明,在均匀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的情况下,电介质内部的场强E为场强的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设极板的面积为S,则极板上总的电荷量为极板间充满均匀电介质后的电容为01即电容为两极板间是真空时电容的倍。02

由式得和有如下关系01电介质内部场强减弱为外场的这一结论并不普遍成立,但是电介质内部的场强减弱却是比较普遍的。02

logo二、均匀电介质球处于均匀外电场放入电介质球前的均匀电场

放入介质球后球内外空间合场强的分布++++++++

介质球内的场强已经在例题中求出为与方向相反+++++++靠近球的外部空间,上下区域,合场强减弱;左右区域,合场强增强。

+++++++++++++++++----L(θ+++++++++++++++++----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