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2010-2024.docx
2010-2024历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七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所有的经线都称为“子午线”而起始线0度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从此线向东西两侧线度递增,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所以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本初子午线的界线.
2.在地理上用字母表示经纬度,习惯上用S表示(????)
A.东经
B.西经
C.南纬
D.北纬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经度和纬度习惯上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所以用南纬和北纬表示,南即是south的第一字母大写“S”,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纬度的表示方法.
3.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A.东西方向
B.左右方向
C.南北方向
D.上下方向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在地图上或是地球仪上,纬线是用来指示东西方向的,在同一条线上就是正东正西方向,经线是指示南北方向,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纬线指示的方向.
4.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圆圈,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长度逐渐减短,到南北两极点缩小成了一个点,所以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一条,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最长的纬线.
5.昼夜现象的成因是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参考答案:√试题分析: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加上地球本身不发光,所以才会出现昼半球和夜半球,故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成因.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1小时
D.1年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一天里,地球上各地要进行昼夜更替,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
7.下列不属于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是(????)
A.地球不发光
B.地球不透明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加上地球本身不发光,在地球自转时,就会出现夜半球和昼半球不断地更替现象,而与公转没有关系,公转是使得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昼夜交替的成因.
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我国全部位于北半球,所以有一天直射现象,那一定是夏至日这一天,而且只有一次直射,那说明此地一定是23.5°N,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夏至日时我国某地的情况.
9.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
A.40000米
B.40000千米
C.80000米
D.48000千米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就是赤道,其周长为2∏r,算出的结果大约为4万千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最大纬线的长度.
10.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布料应该不少于(????)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5.11亿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要给地球缝制外衣,那就要知道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表面积.
11.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写出A、B、C、D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参考答案:(1)A.西经40度,南纬40度;B.东经40度,北纬40度
C.西经170度,北纬10度;D.东经170度,南纬10度
(2)A南半球、B北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试题分析:
(1)经纬度的判断就是看“横纬竖经”经度是从0度向西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是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所以得出这样的结果.
(2)判断南北半球最简单不过了,只要看它的纬度,如果北纬就是北半球,如果是南纬就是南半球,如A和D都是南纬,所以是南半球,而B和D是北纬,所以是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断.
12.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现象的是(???)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首先判断南半球,要符合南半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