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借耳朵》中班教案(精选.docx
《小公鸡借耳朵》中班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公鸡借耳朵》,主要内容为第五章节“动物的耳朵”。本章节通过介绍各种动物的耳朵特点,让学生了解动物耳朵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耳朵功能的适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耳朵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2.课堂讲解:
(1)讲解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如大象的长耳朵、兔子的短耳朵等。
(2)讲解动物耳朵的功能:如散热、听觉等。
3.例题讲解:
以小公鸡借耳朵的故事为例,讲解动物耳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随堂练习:
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耳朵,讨论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5.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列举两种动物,描述它们的耳朵特点和功能。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耳朵,谈谈你的感受。
2.答案:
(1)猫:猫的耳朵尖而灵活,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声音,帮助它捕捉猎物。
狗:狗的耳朵扇形,能够听到远距离的声音,保护它的主人。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智慧。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深入了解动物耳朵的适应性,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智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动物耳朵的形态特点:如长耳朵、短耳朵、大耳朵、小耳朵等。
2.动物耳朵的功能:如听觉、散热、平衡等。
3.动物耳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小公鸡借耳朵的故事,以及其他动物如何利用耳朵生存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耳朵功能的适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耳朵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2.课堂讲解:讲解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如大象的长耳朵、兔子的短耳朵等。
3.例题讲解:以小公鸡借耳朵的故事为例,讲解动物耳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耳朵,讨论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列举两种动物,描述它们的耳朵特点和功能。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耳朵,谈谈你的感受。
2.答案:
(1)猫:猫的耳朵尖而灵活,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声音,帮助它捕捉猎物。
狗:狗的耳朵扇形,能够听到远距离的声音,保护它的主人。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举例说明:通过讲解其他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如蝙蝠的耳朵用于回声定位,大象的耳朵用于散热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耳朵的功能。
2.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如观察身边的动物耳朵,或者模拟动物耳朵的功能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耳朵的作用。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智慧,如动物的尾巴、羽毛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时,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夸张一些表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述小公鸡借耳朵的故事时,语调要富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在讲解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谁能告诉我猫的耳朵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情景导入:在引入新课时,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耳朵的视频,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动物耳朵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本节课中,选择了小公鸡借耳朵的故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耳朵的特点和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动物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节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