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开发》电子教案_7-1教学设计.doc
教案首页1-1
单元/章节名称
第7章VBA在Access中的应用(7.1VBA概述)
学时
6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VBA中的数据类型;
能够熟练掌握常量、变量;
能够熟练掌握运算符;
能够熟练掌握条件语句;
能够掌握模块与过程。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VBA中的数据类型;
常量、变量的概念;
常用运算符;
条件语句的格式和应用;
模块与过程的格式和定义;
小组互助。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常用运算符;
条件语句的格式和应用;
模块与过程的格式和定义;
加强练习操作、小组互助。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一、复习旧课
提问:
如何运行宏?
如何调试宏?
二、导入新课
宏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稍复杂一些的任务,则可用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进行编程完成。VBA代码的编写需要一定的VisualBasic编程基础,属于比较高级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VBA即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是VisualBasic语言的一个子集,集成了整个Office产品套件中的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作为Office产品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MicrosoftAccess也是使用VBA语言作为其代码设计的开发语言。
7.1.1VBA中的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2)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
7.1.2常量
是指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使用常量来代替那些固定不变量的数字或字符串,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语法如下:
[Public|Private]Const常量名[As数据类型]=表达式
常量有3个范围级别:过程级别(在过程中声明的)、私有模块级别(Private)、公共模块级别(Public)。
7.1.3变量
是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其值可以变化的量。程序中的变量常用作临时储存数据,可存放文字、数值、日期和对象属性等。每个变量都有一个名字,程序通过变量名对变量进行存取操作。
(1)VBA的变量命名规则
7.1.4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2)连接运算符
(3)比较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5)运算符的优先级
运算符的优先级顺序为:算术运算、连接运算、比较运算、逻辑运算。
7.1.5条件语句
VBA支持以下3种条件判断语句:
(1)If...Then
语句格式:
If〈条件〉Then〈程序代码〉
判断If后的〈条件〉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Then后的〈程序代码〉,若不成立,则不执行。
(2)If...Then...Else
语句格式:
If〈条件1〉Then
〈程序代码1〉
[ElseIf〈条件2〉Then
〈程序代码2〉]
…
[Else
〈程序代码N〉]
EndIf
判断〈条件1〉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Then后〈程序代码1〉;若不成立,则判断〈条件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Then后〈程序代码2〉……以此类推,若前(N-1)个条件都不成立,最后执行Else后的〈程序代码N〉。
(3)SelectCase
当条件表达式仅有一个测试变量时,使用SelectCase结构更有效。其语法如下:
SelectCase〈测试条件〉
Case〈结果值1〉
〈程序代码1〉
[Case〈结果值2〉
〈程序代码2〉]
…
[CaseElse
〈程序代码N+1〉]
EndSelect
判断〈测试条件〉的结果,如果是〈结果值1〉,则执行〈程序代码1〉,否则继续判断如果是〈结果值2〉,则执行〈程序代码2〉,否则继续判断……如果是〈结果值N〉,则执行〈程序
7.1.6模块与过程
(1)模块
模块作为Access的对象之一,主要用来存放用户编写的VBA代码,如同窗体是存放控件对象的容器一样,模块是代码的容器。
(2)过程
一个过程就是一个VBA代码单元,它包含一系列的语句和方法,以便执行或计算数值。
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子过程(Sub),另一种是函数过程(Function)。
子过程用来执行一个操作或一系列操作,但是它不返回值;函数过程将返回一个值,并可传递参数。如果用户需要在窗体或报表中重复使用某一表达式,可以使用一个函数过程(Function)代替这个表达式,使用时只需重复调用该函数即可。
四、学生练习操作、老师评价
根据老师操作提示,完成条件语句的构造和执行、模块和过程的定义与调试。
老师评价学生作品,可以采取随机选择学生作品、学生互评等方式。
五、小结
VBA中的数据类型;
常量、变量的概念;
常用运算符;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