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生物学情境式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5-23约3.9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高中生物学情境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摘:要:本文以“人类遗传病”一节内容为例,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重整教学内容,生成大单元主题,并制订教学目标,创设“生物学兴趣小组学生建立遗传病科普网站”大情境;以“完善遗传病科普网站—构建人类遗传病概念图—遗传病的检测和治疗”为主线,通过情境—任务—活动的教学方式,串联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测活动成效和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和活动的深入开展过程中,学生持续进行分析与总结,形成生物学学科概念框架,提升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学情设计包含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4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充分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以课时为单位将相关知识割裂开来,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零散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视角下的情境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学内容趋于系统化和整体化。教师通过创设大情境整合教学内容,将多节或多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子情境中,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引领,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或应用中,引导学生自主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测活动实施成效和任务完成情况,随着单元任务和活动的逐步展开,通过活动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2]

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以下简称“教材\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一节内容为例,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见表1),探讨单元视角下的高中生物学情境式教学。笔者尝试打破教材中原有的内容编排顺序,将伴性遗传、可遗传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的内容重新整合,生成大单元主题,并结合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目标,依据单元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学生活动和评价体系,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1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本节内容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存在紧密关联,是可遗传变异原理在人类遗传病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伴性遗传和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处理,或仅局限于章节内容本身展开讲解,应建立与可遗传变异和伴性遗传相关内容的联系,重新设置单元主题,并制订教学目标。

笔者创设“生物学兴趣小组学生建立遗传病科普网站”这一单元大情境,以“完善遗传病科普网站一构建人类遗传病概念图一遗传病的检测和治疗\为主线,通过情境一任务一活动的教学方式,串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次位概念“3.2.4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和“3.3.6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随着单元任务和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推进,学生能够构建出重要概念“3.3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紧密性和连贯性,加深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了解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构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分析、归纳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2)能够根据不同遗传病的发病情况,绘制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通过对遗传系谱图的深入分析与逻辑推理,预测后代的发病情况,培养逻辑思维。

(3)能够通过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掌握调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对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提高方案设计、表达交流和探究实践能力。

(4)能够基于对遗传病的特点及危害的认识,运用遗传学知识和现代科技方法,提出检测和治疗遗传病的措施,建立正确的生育观。

3.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播放人类遗传病相关视频,提出问题: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存在哪些检测措施?随后教师展示生物学兴趣小组学生建立的遗传病科普网站,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现状以及遗传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教师以生物学兴趣小组学生建立的遗传病科普网站作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完善遗传病科普网站

子情境1:生物学兴趣小组学生为帮助人们了解遗传病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遗传病咨询服务,建立了遗传病科普网站。目前遗传病科普网站中的知识科普版块尚未完善,学生需要从遗传咨询师的角度为网站的建设提供建议。

任务1: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

活动1:学生分组合作归纳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随后各个小组进行展示和介绍,同时将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上传至网站,完善知识科普版块。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转换角度参与网站的建设,并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节内容,完善知识科普版块。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