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练习)(原卷版).docx
2.3.2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一、单选题
1.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成像的光屏距透镜30厘米,则所成的像为()
A.缩小实像 B.等大实像 C.放大实像 D.放大虚像
2.如图所示,A、B、C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
A.A点 B.B点 C.F点 D.C点
3.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A.放大的虚像 B.正立的虚像 C.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4.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5.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6.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A.f=5cmh=10cm B.f=10cmh=12cm
C.f=5cmh=12cm D.f=10cmh=6cm
7.“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相当幻灯机的镜头,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
D.靠近眼睛的为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厘米 B.6厘米 C.7厘米 D.10厘米
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小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7cm
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11.如图所示,AB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体放在Q处,像成在S处;把物体放在S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P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
A.P的左边 B.PQ之间 C.QS之间 D.S的右边
12.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二、填空题
13.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特点为倒立、_____(选填“大”或“缩小”)的实像。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中小玲用放大镜观察某商品的二维码,放大镜属于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它对光有_____作用.小玲在镜中看到的是一个_____、放大的虚像,若该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则它与二维码的距离_____10厘米(选填“小于”或“大于”).
15.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