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T-水稻穗颈瘟人工接菌鉴定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5-27约7.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38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0XX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菌鉴定技术规范

20XX-××-××发布201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民、马军韬、赵文生、宋显东、张丽艳、王春荣、邓凌韦、胡亚军、王永

力、张齐凤、高洪儒、张君、任洋

I

DB23/T××××—××××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菌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水稻穗颈瘟人工接菌鉴定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流程、评价标准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水稻资源、品种、品系等材料对穗颈瘟抗性的人工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7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ISBN/S1676农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ISBN/S1441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NY/T3257-2018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内离体叶片鉴定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二级标准;灌溉用水质量

应符合GB5084标准规定。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穗颈瘟

穗颈瘟发生在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发病早的多形成白穗,发病迟的瘪粒增加,粒重降

低。还可在谷粒、护颖上发生谷粒瘟。

3.2人工接种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置于植物体适当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

3.3接种体

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3.4注射接种

用医用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接种体注射进水稻植株体内的接种方法。

1

DB23/T××××—××××

3.5对照品种

在人工接种鉴定时加上高感水稻品种,其目的在于评价接种结果的准确性。

3.6抗病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3.7病情指数

一种评价植物病害发生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包括植物病害的发病率与严重度。其中,发病率是指感

病样本数占调查总样本数的百分率,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

由轻到重划分出若干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若以穗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

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

3.8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和待测水稻品种(系)。

4技术流程

4.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