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法律与法规》教案 第十六课 物流争议解决.pdf
课题物流争议解决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调解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仲裁的适用范围、机构、协议,以及仲裁裁决的撤销和执行
(3)掌握仲裁程序
(4)了解诉讼的种类、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法院裁决的执行
教学目标(5)熟悉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6)掌握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技能目标:
能够在碰到物流纠纷和争议时,选择正确的解决方式
素质目标:
了解物流争议的解决途径,自觉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
教学重点:仲裁程序、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仲裁程序、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物流争议
解决的相关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课前任务
什么是仲裁?什么是诉讼?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案例,并提出以下问题
某空运公司与客户签订货物全程运输协议运输一批白银,从A市到B市委托某航空公司采用航空运输,
从B市到香港采用公路运输。空运公司为全程运输承运人,航空公司为区段承运人。航空公司将白银运抵B
市后储存到航空公司的监管仓库,空运公司到仓库提货时,业务人员只清点了箱子数量和察看了箱子外包装情
案例导入况,没有对货物进行称重。货物运到香港后发现短少,经分析货物最有可能是在B市的航空公司的监管仓库内
丢失的,但是因为没有称重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思考:案例中,客户应该如何追究相关责任?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物流争议解决
【教师】讲解调解、仲裁、诉讼的相关内容
传授新知一、调解概述
调解是指由争议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争议当事人双
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在我国,调解是处理民事案件、行政侵权赔偿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的一
1
种重要方法。
【师生互动】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调解主要分为哪几类?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根据调解主体的不同,调解可以分为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整和仲裁调解等。
(一)人民调解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人民调解制度”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争议当事人
双方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
调解中的一种,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其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