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发布:2025-05-28约1.89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福建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1~5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木兰辞》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浓郁深沉的思乡之情。

(3)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大意是说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4)晚春时节,野外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让人不禁想起韩愈的《晚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翻开中国神话的“档案”,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屈原的“天问”到王勃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这些浪漫想象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乐于求索未知的心态,一种敢于追求梦想的气①pò。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称(甲)??——“天问”。专家表示,“天问”出自《楚辞》。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丁)。“天问”工程的启动,(乙)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深空探测永无止境,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丙),②qiè而不舍,持③xù奋斗。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甲、乙、丙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揭晓??彰显??薪火相传 B.传承??彰显??生生不息

C.揭晓??表明??薪火相传 D.传承??表明??生生不息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丁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易于吸引广大群众????②便于接受和传播????③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小文在假期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和上学期阅读的《西游记》有一个共同点——变。请仿照示例,从这部书中任选一个人物,撰写一段相似的批注。

示例:孙悟空原本是个任性要强,敢于龙宫夺宝,敢于挑战天宫,自称“齐天大圣”的叛逆之人,但经历了被压五行山和陪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取真经后,变得不再莽撞浮躁,而是做事沉稳、为人有责任心。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7分)

落梅

陆游①

雪虐风饕②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③更乞怜。

【注】①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力主抗金,屡遭朝廷主和派排斥。②风饕(tāo):寒风逞威。③东君:传说主管花木生长的春神。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雪虐风饕”描写了寒风逞威,冰雪肆虐,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B.梅花的一身“凛然”,这种气节,被诗人赞为“花中气节最高坚”。

C.“过时自合飘零去”指梅花的飘零,是因为时节的缘故,有无奈、伤感之情。

D.“耻向东君更乞怜”中“东君”:指传说主管花木生长的春神,这里借喻朝廷。

5.这首诗刻画通过梅花形象折射出诗人怎样的情操。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题。(16分)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示儿燕①

孙枝蔚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①燕:孙之蔚之子孙燕。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