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014·经典高考)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中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 * 考点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细胞学基础 1.实质: 2.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时间: 基因: 原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范围: ____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______上的基因,两对/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且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符合。 有性 染色体 * * 注(1)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A中基因a、b)。 (2)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B中基因A、C),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特别提示 * * 1.据图判断,下列①~④中哪些可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③④ 2.下列图示过程可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 针对练习: * * 3.(2014·江苏南京三模,5)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图能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基因组成的是 D * *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及相关比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 * * 4.纯合高茎常态叶玉米与纯合矮茎皱形叶玉米杂交,F1全为高茎常态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形叶81株,高茎皱形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高茎与矮茎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②常态叶与皱形叶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C * * 5.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 3.(2014·新课标Ⅰ卷,3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抗病矮秆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考点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P101) 1.基本方法: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 (2)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 * 2.基本题型分类: (1)种类问题。 ①配子种类。 ②配子间结合方式。 ③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2)概率问题。 ①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比例。 ②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概率。 规律:子代杂合子的概率=1-子代纯合子概率 ③已知双亲类型,求子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 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 * * A.图1、图4 B.图3、图4 C.图2、图3 D.图1、图2 (1)题图所示的4个个体中,相互杂交能产生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