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技术现代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pdf
{生产工艺技术}现代维修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4、内容
4.1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4.1.1公司有一名副总经理主管设备工作,下设设备管理部
门,车间及生产班组,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4.1.2班组、车间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
门负责全厂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
4.1.3公司配备专职和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
4.2设备的分类及编号
4.2.1设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范围,统计和分析设
备的构成情况,能力等,以便进行分级管理和实施重点维修
从而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利用率。
4.2.2设备分类按管理工作对象分生产设备(I)辅助生产设
备(II)非生产设备(III)。
4.2.3设备的编号
4.2.3.1设备编号按下面示例图:
辅机序号
设备序号
设备管理类别号(I、II、III)
4.2.3.2一个编号只用一次,不管被编号设备发生什么情况,
该编号应作保留,不能用其它设备。
4.2.3.3设备附件和附属设备不另单编号,可在编号中加编
辅机号以示区别。
4.2.3.4生产流水设备应按工艺属性分成若干单元,逐个编
号入帐其连接部分可附属就近单元,自动线设备应按一条线
为一台设备编号。
4.2.3.5每套设备必须在明显处钉上固定资产编号牌。
4.3设备登记造册,建有台帐。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
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原值、制造单位、功率、安装位
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重量、制造日期、附电机型号、
位置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等。
4.4建立设备档案
4.4.1所有设备、压力容器、仪器、衡器等必须造册登记。
4.4.2固定资产设备应建立台帐、卡片等。
4.4.3设备卡片的内容由:主卡片、基本信息、卡片附表和
变动记录。
(1)主卡片:功能、设备编号、资产号、设备名称、设备属
性、其它项目。
(2)设备基本信息:进口/国产、原值、使用年限、净残值
比例、年折旧率、交卡时间、启用时间、折旧起始时间、启
用部门、评估、调拔、报废时间、备注。
(3)卡表附表:附属设备、主要配件、易耗件、随机技术资
料清单及备注表。
(4)变动记录:记录设备的移装、封存、闲置、信用、租借、
调拨、报废、评估、改造、大修等情况。
4.4.4设备档案内容:见“设备档案管理规程”。
4.5制定本企业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
管理方法,并切实执行。
4.6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机关各项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
法规、规定和办法。
4.7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现代管理技术。
4.8定期组织对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的业务
培训、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9定期开展对设备的检查、评比、交流、考核工作。
5、培训与学习
设备工程部及车间主管或设备人员认真学习本规程内容。
4、内容
4.1维修的分工与职责
4.1.1建立维修管理组织机构,配以相应的管理制度,避免
出现责任空白与重叠现象,形成完整、有效的维修管理体系。
4.1.2明确部门人员职责
(1)设备管理人员:制订设备保养、维修计划;编制维修技
术文件(包括:备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工具明细表、定
维修工艺、定维修标准、定试验规程、定时定额、定工期);
外协施工预算及合同。
(2)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完好检查、技术状态检测、技术质
量评估。
(3)备件管理人员:保养用品准备、备件、材料准备。
(4)维修人员:工具准备、编制作业计划、修理施工作业。
(5)使用人员:保养实施、运行状态监测。
(6)维修人员与使用人员共同填写设备维修与保养记录。
4.2设备保养
4.2.1日常保养:每天上班后,下班前15分钟~30分钟由操
作人员进行对设备进行检查或清扫和擦试,使设备处于整齐、
清洁、安全、润滑完好的状态。
4.2.1.1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4.2.1.2运转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完好,
方可正规操作。
4.2.1.3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使用脱落。
4.2.1.4检查完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正、安全、灵活、准确、
可靠。
4.2.1.5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正、可靠、油路畅通、
油标醒目。
4.2.1.6对各转动部位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
车辆,电器开点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4.2.1.7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滴漏现象。
4.2.1.8清洁设备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道轨和接合